第63章 剁椒魚頭(第2/3頁)

自懷孕後,姚晴天便將將三只鵝鹵味店工作做了些調整,暫時要停一停提升新味道、改良方子的腳步。

好在老湯和能保存重復使用鹵水都準備得很充分。

趙軍天天跟在姚晴天身後看、幫忙的,在不需要配鹵汁的前提下,早比姚晴天那幾個年輕力壯的徒弟更快地學會鹵味的制作方案。

姚晴天主要跟著監察和指點,未來一年三只鵝鹵味店裏零賣的鹵味,基本上就交給趙軍來處理了。

而花園飯店和幾家食堂需要的大量鹵味主要由姚晴天的四位徒弟負責,雖然鹵味店少了花園飯店一份進項,但是養殖場多了一名大客戶,總體盈收和早期基本是持平的。

冬月,秋收結束,姚晴天和趙軍正式動工挖地基準備蓋房子了。

薛青松特地請假趕了過來,畢竟兩人蓋這房子可不是小事,單承諾出去給薛青松等人常年留的房屋就有好幾間了。

不止薛青松,養鵝的楊順和山上養雞的何伯何嬸都把畢生的積蓄掏出來了,都指望跟著趙軍和姚晴天這對小夫妻養老了,這房子都快成集資樓了。

姚晴天想建一個超大的多功能廚房,還想著以後開成私房菜館,所以整個框架設的很大,甚至讓薛青松找了專門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

最後定下來是一棟三聯排雙層別墅樓,一棟三門開三層樓高帶多功能廚房的私房菜館,私房菜館後面還挖一處小池塘和大池塘連通,引水過來種荷花,後續計劃在小池塘上搭建一棟竹樓,作為私房菜館的特色。

當然,竹樓要等,畢竟當前養殖場裏竹林還只有一小片。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大工程,便是圍院子,自路邊能蓋房子處起一直到後面和池塘的籬笆處結束,將整片屬於宅基地的位置全圍起來。

並且這個大院子一點不含糊,同樣挖地基,並且用大石頭至少澆築到地面以上一米的高度,而後還要在石頭墻上再砌一米左右高的磚墻。

拉磚和水泥沙子石頭等材料的卡車都請了十幾輛,可以說是耗費巨大。

動土那天趙軍從陽灣鄉附近請了不少短工,也讓趙磊代表夫妻二人回老家說了此事。

人是社會性群居動物,哪怕趙軍和姚晴天如今遠遠離了老家,也不可能真正同老家那群人徹底脫離關系,像蓋房子這種大事,在農村裏根本不用請小工,都是同一家族人免費過來幫忙,同氣連枝,這就是家族凝聚力的體現。

所以不管族人能不能過來幫忙,趙軍也得回去通知一聲,最起碼不至於被人詬病,說他們有出息了,連根都不惦記了。

趙磊這一喊,趙家和姚家還真來了不少人過來幫忙。

趙大強這次也來了。

並且姚晴天得到一個消息,不止毛婷婷親娘去縣城了照顧待產的女兒,毛婷婷名義上的婆婆也就是毛蘭花也去了,所以趙大強成了孤家寡人。

薛青松也告訴姚晴天,薛麗華應該是動了手術,最近在醫院躺著,自己尚且還需要人照顧,沒有精力去照顧毛婷婷,正好毛婷婷回到了吳芬和毛蘭花眼皮底下。

趙家來了十幾口人,姚家也來了六七口,姚成軍夫婦,姚父姚母和姚晴天兩個叔叔也來了,除此之外還有一臉喜色的姚成才。

姚晴天看著像是重新抖擻起來的姚成才有些疑惑,不過她忙著呢,也懶得去問。

鞭炮響起,前面熱火朝天動工後,姚晴天帶著高蘭妹等一縱婦人去後面臨時擴建的廚房處準備茶水和飯菜。

年初挖池塘時便搭建了幾口土灶,前兩天趙軍帶人修築加了幾處,還拎過來了幾口爐子,完全夠用了。

姚晴天如今還是孕初期,趙軍反復交代了萬燕紅和高蘭妹,只讓她動口,不允許動手。

姚母也是到了此時才知道女兒懷孕了,雖然嘴上習慣性說了幾句她不懂事,臉上的喜色卻是越發誇張。

原本姚晴天連中秋節都沒有回娘家,姚母心裏氣得不行,要不是秋收太忙了,她都要跑到鎮上責問趙軍,她女兒又不是賣給他做童養媳,怎麽就一次娘家都不回了?

後來讓大兒子和小兒子來鎮上順路看了,只說兩人的確忙,掙不少錢的樣子。

姚母聽了心裏依然不快活,女兒日子過得是紅火,可生意上甩開了大兒子和小兒子,明明去年夫妻倆都把娘家看得很重,事事籌謀,時時惦記,怎麽翻過年就不認人的嘴臉,平常沒有只字片語就算了,過節都不回去問候一聲,仿佛她沒生這個女兒一般。

“好好好,總算是懷上了!”

姚母這話一出,姚晴天就懶得聽了。

“正好你大嫂也懷上了,回頭你跟我回村裏,我一起照顧。

你現在最重要的是養好身子,店裏的事忙不過來可以讓你大哥或是三哥來幫忙,他們對鎮上都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