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3/3頁)

唐荼荼皺起眉:“你胡說什麽?我哥心善,怕揭發信直接交給京兆府會牽連太多人,只把信給了學政大人。我什麽時候大街小巷去傳了?”

“不是你?!”嶽無忌瞪大眼睛:“那怎麽全京城的秀才都知道了?!”

這條巷子裏住的全是小官之家,他這麽叫嚷,被人聽著怕是不妙。唐荼荼把他拉到側巷,聽嶽無忌小聲說了,才知道是怎麽回事。

鄉試歷來只在南北直隸和各省設考點,直隸省環繞京城,下轄甚廣,京城、天津府,還有整個河北,統為直隸範圍。為彰顯天家氣象,這幾個府的鄉試全是要在京城考的。

又因為今年趕上太後壽辰,學子們早早進了京,如今聚起的學子已有兩萬余人,全在城中住著。文社裏才子紮堆、滿城的大儒開班講學、書商抄印往年考題,就連酒樓茶館的說書先生,講的都是往年科場上的事。

人太多了,丁點捕風捉影的消息,便能傳得滿城風雨。何況學台泄題,不是捕風捉影。

唐荼荼皺眉:“你到底泄給了多少人?”

嶽無忌恨不得對天發誓:“就那五個哥哥!再沒有別人了!”

唐荼荼飛快思量:“那就是這回買了題的人太多了,有人大嘴巴,漏出去了。”

嶽無忌快要嚇破了膽,看著她,又氣又怒又懊惱:“真不是你散布的麽?那我怎麽辦啊!”

“你嚷嚷什麽,小點聲兒。”

唐荼荼瞪著他:“不是我,你大可放心。你脫身早,問題不大,趕緊回家把那題紙燒了,一份兒都別留,也別去聯系賣主,只當你從沒做過這事,叮囑你家那幾個兄弟一樣管好嘴。要是賣主供出了你,查到了你身上,記住咬死不認。”

“事兒鬧大了不怕,知情人多,要麽全拖下水,要麽法不責眾。”

她心裏傾向於後者,畢竟開考的日子還沒定,舞弊的事沒成事實,又因為是恩科,這場試是為太後賀壽而加的,酷刑嚴責未免傷太後顏面。但唐荼荼心裏並無把握,這後半句便沒敢跟嶽無忌講。

嶽無忌見她神情堅定,心裏好賴有了點兒底,連連點頭,拔腳就要往家裏跑。

還沒跑去丈遠,嶽無忌便見他那等在巷子口的書童,朝著他奔來:“少爺,不好啦!城中秀才聚在一塊,去學台府衙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