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2/3頁)

少年薄薄的胸腔不過一掌厚,裏邊藏著的是一顆仁慈善良的心。

唐荼荼揚起嘴角,在唐厚孜的目光裏,把那封揭發信折了幾折,塞回了自己的繡袋。

“好,我聽哥的。”

“你同意了?”唐厚孜猛地擡起頭。

唐荼荼迎著晨光眯起眼睛:“哥哥想要公平,咱們就想法兒討回公平;哥哥想要仁善,咱們就做善良的好人。我聽哥哥的,你打算怎麽辦?”

唐厚孜昨夜就想過了,聞言拉著她就上馬車,與趕車的書童交待:“去學台。我們去給學政大人提醒兒。”

他兩人又乘著車,折道去了學台府。

學台府門庭冷清,本來就是個清貴的散衙,平時一群老儒在裏頭著書立說、針砭時弊,幾乎不辦公。這會兒還沒到開衙的時辰,門前來來往往的都是路人。

唐厚孜深吸一口氣,挺直胸膛,打算進學台找大人陳情。他要將唐荼荼手裏的信接過來時,唐荼荼卻沒給他。

“哥,你好歹也是個小才子,萬一被人認出來,你還考不考了?”

說完越過他,自己小跑著上前去了。

唐荼荼拿一張手帕捂住自己的下半張臉,邁著大步跨上了兩道石階,在衙役狐疑的目光中,她把那封信塞過去,壓低嗓音,沒頭沒尾地對衙役說。

“交給你們學政大人,告訴他是大事,信務必帶到你們大人眼前,不然小心你們的腦袋!”

撂下這句話,唐荼荼就一陣風似的跑了,只留下門前的幾個衙役摸不著頭腦,又叫她這兩句神神叨叨的話說得心裏打鼓,看了看手裏的信封,忙去院裏稟告大人了。

唐厚孜藏在巷子裏,扒著墻往府門前張望,壓著聲糾結:“這樣有用麽,不用當面跟學政大人講嗎?”

他手腳都沒處擺,在地上來回轉悠了十來個圈,回頭再看妹妹,竟沒影兒了。

再一瞧,唐荼荼居然坐在巷子口的小攤兒上,點了份香煎雲吞,正細致得往雲吞上淋醋。

“荼荼,你怎麽還能顧上吃啊,我快急死了。”

雲吞用的是生煎做法,先煎得底兒酥脆,又加水燜熟,撒了一層焦香的芝麻,輕輕一咬,肉汁四溢。

唐荼荼燙到了舌尖,嘶聲吹涼,“我也快餓死了,吃完再說。”

她又摸出十個銅板放在桌上,喊那店家:“再來兩份。”

唐厚孜苦著臉:“我吃不了兩份。”

唐荼荼:“我吃。”

“好嘞,客官稍等。”店家手腳麻利地又起了鍋,薄薄的胡麻油撒上去抹勻,一鍋正好是兩份。

第二份雲吞才剛送上來,兩人便見學台府門前沖出來一位大人,歲數不小了,一身官袍都沒系好,慌裏慌張地扶著官帽就沖出來了,擺明了是剛從被窩被人撈起來。

“這是學政大人,你快藏一藏!”

唐厚孜驚呼一聲,忙按著唐荼荼的腦袋往桌子下藏,被妹妹扭身掙開,“怕什麽,認不出來的。”

她回頭去看,那位學政大人臉色青白,扯著門口的衙役問了句什麽,又奔下衙前石階左右張望了一會兒,沒找見人,那大人臉色更白了,似能當街暈倒,擡手叫衙役扶著,顫顫巍巍地回去了。

唐荼荼笑起來:“沒咱們事兒了,哥,趕緊吃完去書院吧。”

唐厚孜愣愣地吃了幾只雲吞,順著她的話往下想。

學台裏的先生們都是文采頗高的大儒,擬題的那幾位更是才高八鬥、熟知世情。可歷來學台只管出鄉試題,主持鄉試和批卷都歸禮部管。

每回學台出完試題,都要上呈禮部司,等國子監和禮部司先後校正一遍,確定題目沒什麽問題後,才會錄档入庫,立刻由皇上選派翰林三日內奔赴北方六省,主持各省鄉試。

也就是說,這套題還沒有定下,只要學台趕緊改了這套題,重新出一套新的,一切都還來得及!

唐厚孜跳得飛快的心漸漸安穩下來,大口大口把碗裏的雲吞吃進肚子,又把店家送的那碗面湯一飲而盡。

“荼荼,你真是太聰明了!”

瞧著時辰不早,他忙道:“謹言,你不用送我,送著二小姐回府,我走著去書院。”

唐荼荼望著他走遠,細嚼慢咽地把剩下的雲吞吃進肚子,又叫店家拿油紙包了一份,當是給珠珠捎的零嘴,這才坐著馬車回了府。

可誰也沒有想到,不過兩日,學台泄題一事飛快擴散開來,到了廿五那日,幾乎全城學子都得了信兒。

嶽無忌終於怕了,一大早來了唐府,慘白著一張臉拍開大門,叫門房去給二小姐傳信。

“荼荼姐!荼荼姐!事兒鬧大了!事兒鬧大了!”

他跟個喇叭似的重復了兩遍,差點哭出來:“我要是知道事兒能這麽大,我就不寫那揭發信了,你怎麽能大街小巷地去傳呢!你這分明是要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