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3/5頁)

“那麽多使臣在京城呢,真是亂了套。”

大家喋喋不休,怨聲載道,

“兵部已經亂套了...”

內閣首輔程鑲遣人去司禮監遞了好幾撥消息,直到巳時初刻,小嶽公公姍姍來遲,請三品以上各部堂官趕赴奉天殿廷議。

何為廷議,有重大兵戎,大案,或人事變動時進行廷議。

輔臣們相視一眼就明白了,皇帝這是要當庭擢選兵部尚書。

年底所有事撞在了一塊,皇帝不可能將這麽重要的位置空著。

大家整冠理儀,心思各異趕往奉天殿。

數十位三品大員鬧哄哄跨進奉天殿,濟濟一堂的緋袍裏,獨燕翎一人長身玉立,靜默不語,他神色冷雋立在一側,眉心微微蹙起,思量著昨日從烏日達處得來的情報,這位蒙兀郡王到底在打什麽算盤。

皇帝一將議題拋出,殿內先是一陣安靜,漸漸的各人開始庭推,陸陸續續有些官員被推舉出來,大家爭相辯論,甚至相互拆台,誰也不服誰。三皇子因無實職,並不在奉天殿,太子卻在。

總共推舉出四人,三皇子一黨的人提議戶部左侍郎調任兵部尚書,旁人卻嫌這位左侍郎精於算計,缺乏經驗,不能總兵戎之事。

又有人提出讓現在的兵部左侍郎接任尚書之職,可惜如今兵部的兩位侍郎,一人一根棍子下去沒個聲響,辦事是把好手,兵部各項政務手到擒來,偏生缺了一張好嘴皮子,震懾不住各方勢力。另一人常年以提督軍務奔赴戰場,經驗是足夠,就是性子過於急躁,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

三皇子一派巴不得將戶部左侍郎推上去,太子一黨自然不肯就範。

來來去去,總沒個合適的人選。

皇帝被大臣們吵得腦仁疼,撐額靠在龍椅,眼睛一刻都不想睜。

就在局面僵持之際,吏部右侍郎慢悠悠抖了抖官袍,不聲不響來到殿前,

“陛下,人選是有的,就是怕陛下舍不得任。”

皇帝一聽炸了毛,龍目瞪過去,“有合適的人選,朕還能舍不得?毛雲勵,你最好給朕把話說全了,不然朕割了你舌頭。”這位吏部右侍郎是出了名的老狐狸,平日鮮少有人能拽住了他的尾巴。

毛雲勵從容一笑,拱手道,“此人身經百戰,在邊關威名赫赫,為蒙兀女真等諸國所懼,他雖是武將,卻是進士出身,身兼文武之職,性情堅韌,辦事老辣又沉穩,有他調任兵部尚書,所有問題迎刃而解,只可惜有一樁難處。”

“什麽難處?”

“就是太年輕了....”

這話一落,數十道視線不約而同朝燕翎身上聚來。

原先沒有人想到他,只因他年紀太輕,大晉從無三十以下的官員入閣。

這下堂而皇之被人推出來,大家不免思量這種可能性。

老一派的官員自是不肯。

都督府右都督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那可不行,燕世子太年輕了,難以服眾。”

大理寺卿懟了過去,“兵部尚書總攬兵戎,能震懾住敵國便成,要服什麽眾?再說了,他哪裏不能服眾了?說到軍功,他怕是比你這個右都督更能服眾吧。”右都督給噎住了。

禮部右侍郎也跟著搖頭,“即便如此,燕世子可是武官,兵部尚書是文職,豈能文武相混?”大晉文武分流,所有軍職只能軍戶擔任,而軍戶是世襲下來的,若哪家是軍功起家,後輩若不能走科考一途,只可能繼任軍職,而不是文職。

毛雲勵扭頭冷笑駁過去,“閔大人,本官剛剛說的很清楚,燕世子乃進士出身,天禧年的狀元,哦,我忘了,那一年閔大人的孫子也科考,沒能考上吧?”

禮部閔大人給氣了個飽,悻悻閉上了嘴。

首輔程閣老依然搖頭喟嘆,“即便如此,世子年紀還是太輕了,大晉從無而立之下的官員入閣,若開這個先例,怕百官不服,再說了,世子雖是能幹,乃後輩之翹楚,兵部尚書一職尚需城府歷練,不若晚幾年。”

禮部尚書施源瞅了一眼上方的皇帝,見他眼神幽深,顯然是在認真思索此事,便知皇帝已意動了,平日也就施源的資歷能駁程首輔幾句,今日也不例外,

他側目看著程鑲,“程閣老,您是吏部尚書,當知臨危之際,該斷不斷,反受其亂的道理,再說燕翎年紀雖輕,但他這些年功勛卓著,文武出眾,當年陛下讓他出任都督僉事一職,目的便是整頓軍屯,清肅軍中綱紀,如今軍屯已迎刃而解,軍中綱紀也大有改觀,世子也該功成身退改任他職。”

“至於閣老所說歷練一事,說句實在話,您常年侍奉陛下身側,難道還不明白嗎?陛下但有犯難之處,第一個就推給他,這些年他執掌之事早已超出都督僉事的範圍,連齊尚書也曾誇他,說是有朝一日待他老人家致仕,要舉薦燕翎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