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2/2頁)

這就是歷代的大概情況,幾乎沒有例外。

宋代的精耕細作水平,或許更高一些,但是宋代農田有限,土地肥力流失,畝產究竟有多高,還真不好說。

反正你要說大宋能比唐朝還厲害,未免胡說八道了。

胡儼和張希孟聊這些事情,倒不是為了單純黑宋朝,只是想探討出一個評價標準。

以現在的北平為例,折騰了這麽多年,到底和中原其他地方比起來,有什麽進步?應該用什麽標準衡量?

如果真的一無是處,什麽都不行,那也不用費力氣折騰了,幹脆洗洗睡了算了。

不得不說,像胡儼這種天才人物,經過張希孟的指點,發揮自己所長之後,確實相當了得,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張希孟笑道:“我也很期待你的成果……農業,工業,糧食,布匹,燃料,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拿出一套標準出來,全面評估各地的治理成果,好就是好,壞就是壞。踏踏實實,拿出一個結論。”

胡儼連連點頭,“多謝太師指點勉勵,學生必定盡心竭力,不負所托!”

張庶寧想了想,竟然又道:“胡師兄,也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我帶你去燕王府吧,我打聽打聽,燕王的虛實。”

胡儼自然是大喜過望,他要了解北平的情況,能直接從燕王府得到消息,那自然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只不過張庶寧的措辭很奇怪,難道朱棣有什麽隱瞞?外人還不知道虛實?

胡儼表示很懷疑。

張希孟卻是半點不奇怪,朱棣那小子,學的是比泥鰍還滑,別看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北平能管到的區域這麽大,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朱棣的家底到底怎麽樣,還真不好說。

是像朱棣哭的那樣,欠債一千萬貫,窮得連利息都還不上?

還是另有玄機,這事真不好說。

張庶寧願意去探聽,那是最好不過了,畢竟眾所周知,朱棣和張庶寧,可是光屁股長大的,這倆小崽子,只怕比親兄弟還親!

……

“庶寧,你總算是來了,怎麽樣,北平大學堂,還是北平師範學堂,你挑一個,要是願意兩個都要,都給你了!”

張庶寧忍不住笑了,“我才多大,哪有臉當什麽山長啊?”

朱棣不以為然,“我當藩王的時候,還沒你現在大呢!你瞧我不是幹得挺好的。”

張庶寧突然笑了,“你真幹得挺好的?可我怎麽聽說,你窮得當褲子?每年光是利息就上百萬貫,你把我叫過來,不會是跟你一起還債吧?那我可不幹!”

朱棣把臉一沉,哼道:“你把我想成什麽人了?真當我一點家底兒都沒有啊!”

“你有錢?”張庶寧好奇問道。

朱棣眨巴了一下眼睛,“怎麽說呢,我雖然沒有錢,但我手上有東西!”

“什麽東西?”

“最緊要的東西!”

張庶寧忍不住一笑,“要說最緊要的,除了錢,就是糧了?莫不是糧食公司豐收了?”

朱棣哈哈大笑,“我就說,誰也不如你聰明!恭喜你,猜對了!”

張庶寧帶著胡儼來的,他們之前就討論了糧食的問題,現在聽到糧食豐收,豈能無動於衷!

朱棣眨了眨眼睛,“那個庶寧啊,我倒是能告訴你。但是你最好保證,不要告訴先生,更不要告訴我父皇!”

張庶寧怔了怔,無奈道:“我只能盡力而為,如果這事情不牽連到別的,你可以隨便。”

朱棣也是無可奈何了,氣得咬牙,“我就知道,你小子向來如此!”朱棣切齒咬牙,但還是沒忍住。

“算了,告訴你就告訴你。現在幾十家屯田公司,最少的一家,也有十萬畝的田。遼東的土地,還算肥沃,平均畝產也有五鬥。雖然不多,但勝在田畝數量驚人。我今年手上至少能捏著三百萬石糧食,你說我還有什麽好怕的。”

張庶寧沒說話,胡儼卻忍不住了,“燕王殿下,你這糧食產量也不高,扣去給農戶的,還有交稅的,剩不下多少啊?”

朱棣略怔了怔,“什麽農戶?俺這裏哪有農戶?屯田公司用的都是高麗的勞力,還有倭國的。農忙的時候,一天一斤糧,農閑的時候,三兩就夠了,要不然就賣給木材廠,讓他們伐木去。”

胡儼聽得目瞪口呆……他承認,是他疏忽了,似乎不能光算產出多少,分給百姓多少……還要算能搶來多少,壓榨多少!

一句話,現在的朱棣,其實肥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