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對, 是死屍。”

斐然肯定的點頭,而後繼續道:“這些地方大部分都出現死屍,不論是受災還是沒受災, 少數沒有記載之地,臣以為其中定也有亡屍出現。”

有人反應過來一件事,趕忙開口道:“那些染了疫病的亡屍, 早早就會被官府隔離掩埋,不會讓其放置擴散疫病。”

斐然搖頭:“被掩埋的屍體只是那些患有疫病的, 本王想說的是那些沒有患疫病的亡屍,就風調雨順之地依然會出現疫病來說,病因多半也出現在這些亡屍上, 如果亡屍長久腐爛。無人聞管, 不僅會汙染水源, 還——”

“但是廬安等地水源, 每到暑熱時, 當地官員都會對水源這種重要地方進行清理, 你所說的這個原因不太成立。”戶部尚書擰眉道。

對於疫病來說,各朝各代第一防的就是水源, 大央也不例外, 所以起因是水源一事的可能性極小。

斐然點頭,“確實如此,但是死屍引發疫病並不止水源一條途徑,尤其是在百姓生活困苦之地,打獵進食, 販獵賺銀之事更是常見, 如若那獵物剛吃了死屍腐爛後變質的肉糜, 隨後就又被人食進肚子裏, 出現些不一而同的疫病也是正常。”

嘔。

不少大臣都面露反胃之色,對於他們來說,野味采食更是常有之事,現在被斐然這樣一說,本來鮮美的野肉,現在不禁讓人有惡心之感。

巡南禦史沉思過後,點頭道:“確實不無這種可能。”

太子也沉聲開口:“這種疫病之地大多都出現亡屍,每年死傷百姓越多之地,疫病爆發更甚,雖無確鑿證據證明此事,但是右侍郎所例的各地案例,說明那些疫病的引起確實很大可能都和這些亡屍有關,對於水源官府既已處理,那麽很有可能就像右侍郎所說的那樣,疫病的真正起因是由那些食了變質腐肉的獵肉所引。”

有大臣頓了一下,開口詢問:“如若這樣說,那如何防範?禁食獵物野味?”

另一大臣反對:“不行,對於生活困苦的百姓來說,野味本就是他們生活的來源之一,要是禁食獵物,這讓百姓如何生活。”

巡南禦史點頭:“如此確實不可,臣也不同意。”

朝廷裏大多數人都跟著點頭,他們不同意。

天災時糧食收成少,不讓吃野味,那就等同於逼死百姓,這絕對是萬萬不可的。

太子:“右侍郎想說之事應該不是如此,本殿覺得事情還是得從那些亡屍入手,不知右侍郎可有解法?”

這一瞬間,大殿上的眾人的目光再次聚集到斐然身上。

斐然笑了一下:“還是太子懂臣。”

斐然轉身朝惠昭帝拱手道:“陛下,臣本想整理出個章程來,再請議此事,但現在既然說起,請容臣直秉。”

惠昭帝點頭:“可。”

“對於疫病一事,臣有三法。

一、請立安樂園。大央講究入土為安,多數百姓都會好生安葬身邊已逝之人,但對於那些無主之屍或者家困無法安葬的死者,屍身則會被隨處亂拋亂棄,最後不知其處。

對於此類逝者,臣請立安樂園由朝廷出面安葬,這樣不僅能扼制那些棄之不顧之屍,從根源切斷疫病起因,也能全了那些無主之屍一個最後的體面,福澤百姓。

二、請立老養院。老人是死亡病發最多的百姓,也是困苦之時最容易出事的百姓,如若大央開設像撫養幼兒的慈善堂一樣,可以撫養老人的老養院,且允許六十歲以上老人進入老養院,這樣不僅會上讓大央百姓幼有所依,也能讓其老有所養,還能有效減少死傷人數。”

此時,一旁的戶部尚書臉色已經開始不好了。

這得多少錢!

然而,斐然還在繼續:

“三、請立藥施局,對於家境困苦,看病困難的百姓提供免費的探搏救濟,看病只收取其本錢即可,對於特別貧困拿不出本錢的百姓可免費發放藥物以用救助,這樣就算是困苦之人誤食或誤染疫病,也能讓疫病在城內得到及時的治療,防止波及其余百姓死傷更多。

以上,是臣之所諫。”

斐然言論一出,大殿上一片嘩然,群臣熱議。

斐然所說這些可不是什麽小事!

這往大了說,幾乎能動搖一國之本!

單從防止疫病的角度來看,斐然請旨似是合理的,但是如果放到全大央來看,這樣做就為未免太草率了些,雖然這那部門的設立確實對百姓有好處,但,就算是皇帝,那也不是能說立就立的。

大央每年納上來的稅收對比支出,有些富裕是尚可的,但要是說拿一部分來設立斐然所說的這些,那勢必要影響其它部門的銀餉,原來的平衡打破,說不定就會鬧出什麽事來。

好多大臣面色都沉了下來,顯然是不太同意。

其中反應最大就數戶部尚書了,他臉都是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