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既然敢提男學生,易寒星自然是不害怕於復等人追問自己為什麽知道。

畢竟雖然按理說自己才來上海,不應該也不可能知道他小冊子裏寫了什麽,但是實在不行就說冊子紙張不好,隱隱透出來的字被自己看到了。

但是同時,易寒星也有別的想法:“他袖子裏揣著個小冊子,經常會伸手摸一摸。”

“也許是因為放了錢呢?”柱子合理推斷。

“神色緊張,確實也像是怕人偷錢。”易寒星說著:“但是書的輪廓很明顯,冊子封皮是字母不是漢字,如果不是見不得光的書,這些男學生應該是直接拿在手裏,而不是學老一輩放到袖子裏。”

“何況學生服的袖子本來設計出來,就不是適合放書的。”

“這也只是你的猜測罷了。”柱子說道。

“有疑點不就夠了嗎?”易寒星說著,還不忘提醒:“而且黃包車夫看起來是為了那男學生來的,他聽我讀書的時候,還和邊上的人閑聊,說這裏讀書識字的人挺多的,旁敲側擊有沒有學生經常在附近出沒。”

這也是易寒星要在晚上和於復與柱子提起此事的原因。

按照易寒星對於小說的記憶,這些愛國學生在劇情中是被抓捕了不少,雖然有扛不住刑訊倒戈的,但也有不少錚錚鐵骨的青年人,好在和組織有聯系的只有其中一兩個領導者,因為未被抓捕,沒有讓工農黨的地下組織受到破壞。

國難當頭,這些有知識有文化的青年人都是抗戰的財富,如果有機會的話,易寒星還是想讓組織上有所警惕,防止國內這些內耗。

於復聽了之後,明白了易寒星的潛台詞:“我這邊會和省委匯報,看是否是其他線條發展的愛國學生。”

聽到於復這話,易寒星也放心了下來。

聽易寒星一通分析之後,於復原本只是聽沙洲說易寒星的能力,還在將信將疑,此時卻完全放心下來了,這女娃娃年紀雖小,但確實挺厲害的。

這麽想著,於復也不吝於先做好自我介紹:“我的身份你應該聽沙洲同志提過了,我負責上海地區運輸線,主要轉運愛國愛黨人士捐贈的物品,以及采購一些緊缺的木倉彈和藥品,主要是為大別山、皖南贛北、蘇北、浙南等地活動的同志們提供後勤支持。”

“我代號雲帆,這是我的警衛員,代號蒼鷹。”於復說著,柱子對易寒星點頭致意。

易寒星回以頷首。

“夜芒同志,歡迎你加入上海黨組織!”於復伸出了雙手。

易寒星代號夜芒,取得是譚嗣同《冬夜》中的“寒星動有芒”,雖然這個世界不再有這個名人和這句詩,但是易寒星也想試試,自己這顆異世界的寒星能不能像是夜裏的光芒一樣,做一些微小的貢獻。

易寒星雙手握住於復的手之後,又和柱子握了握手。

“這次你的任務,組織上應該有和你說明,這裏我詳細給你說說。”做完身份介紹之後,於復開始進入正題。

易寒星也嚴肅了神色。

易寒星這次的任務主要是幫著根據地轉移人員,在人員轉移完成之後,按照安排,易寒星就可以專心去讀書了。

這次人員轉移,本來走於復一直以來運輸物資的線路就可以,但是棘手在於,在人員轉移之前,他就被以前的同學認了出來,於是受到了上海方面和南京方面的關注。

怎麽將一個飽受關注的人員悄無聲息地轉移走?這顯然是一個難以完成的任務,所以於復才打報告,要求組織提供一個短期內可以和需要轉移的人員多次接觸的人,方便工作的開展,最好這個人只完成這一項工作,而不是後期需要長期作為情報人員使用,這樣更加不引人懷疑。

於是,經過對比挑選之後,易寒星就成為了這個任務的完成人。

於復和易寒星要轉移的人員是一名武器設計專家。

按照黨中央的規劃,工農黨組織也需要有自己的兵工廠,雖然後世遊擊隊之歌說“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但是這顯然只是激勵士氣的歌詞罷了。

任何一個組織要守地盤搞建設,都不可能完全沒有自己的兵工廠。

這名武器設計專家,就是旅歐黨員發展的工農黨員,慕尼黑工業大學的博士生,在黨內外多方幫助之下,帶著國外先進的知識,打算回工農黨大後方支援兵工廠建設的技術專家之一。

本來該專家在上海下了國際遊輪之後,應該休整一下就利用於復這裏的運輸線去往華東地區的根據地,再想辦法轉運至陜北,但是誰知道點背的就是,他只是休整期間出旅店吃個飯,就被以前的同學認了出來。

單純碰到同學,那也只是他鄉遇故知,執手相看敘舊,但是架不住這同學他在南京政府混地風生水起,並且特別積極地要給武器設計專家引薦上海地區的官員學者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