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征戰九州園【四】(第2/6頁)

再加上他們師資資源也比寒門子弟強,所以後天優勢很強。

林尚書心裏很清楚陛下有意多提拔輿地的普通人,希望打破輿地世家壟斷,這才是她真正的目的。而且輿地只是一個地方,很快就輪到燕國了。

作為寒門子弟的他心裏很清楚,一個普通人要邁過門閥是件多麽困難的事情,應該是曾經幾乎不可能,直到遇到了陛下。

林尚書為了提高寒門子弟的初試率,他專門向容錚申請舉子考試期間的生活標準,還有補習資料。

容錚便讓林尚書自己選一個落魄的書香世家作為寒門子弟的師資。

林尚書剛有此意,他便邀請了當地一位早在十年前就告老還鄉,並且現在在鄉下養雞的一個輿國文翰林。

這個文翰林的祖上出過一任輿國丞相,也算是大家族了。只不過因為這位翰林胸無大志,又在中年告老還鄉所以才提起失勢的。

林尚書找到此人時,此人當場答應成為初試院的夫子。

然後輿地提前一年考試的消息,驚動北方不少的讀書人。

不少讀書人紛紛要前往初試院蹭課,蹭課也不用負責夥食,於是不少窮苦讀書人再不用為柴米油鹽而擔心了,他們可以專心讀起書來了。

沒水的時候有人送水,吃飯也可以在室內吃,晚上復習的時候還自送三根蠟燭。

總之這是不少寒門子弟沒有得到過的待遇,他們感覺到燕國是個十分重視讀書教育的國度,而且重視窮苦人發展。所以,就憑這點,不少讀書人心裏開始隱隱有了作為新燕人的身份認同。

正好一個月後,初試過去後,初試院寒門子弟通過率高達七成,七成人通過初試後被林尚書接待,然後林尚書臨時出題考驗他們。

雖說只有三成的人達到了林尚書的標準,可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

這些人完全有資格就任各地縣令,掌管一方治安,畢竟現在北方輿地幾百個縣城,有一半地方沒有人管理。

於是,林尚書定了這三成的人直接為縣令,其他沒有通過的為師爺在縣令身後學習,待來年再考,他們就通過初試後便可上位。

這三成的寒門子弟立即被安排到燕軍少的地方,他們抱著感恩的心去走馬上任,衣錦還鄉。

而這批官在輿地各地縣志都統一被成為新燕官。

新燕逐漸代替輿人輿民輿官的身份,北方輿地的民眾開始表面用新燕,實際上,所有人心裏都有一個潛移默化的認同,那就是新燕代表輿。

他們各地的旗號和古稱都還是有輿字。

哪怕剩下那些不服大燕統治的人也沒有辦法煽動已經逐漸習慣新燕人身份的同鄉們!

因為他們沒有實力策動□□,只能憋著,活著,等哪天這口氣順了,也就苟活下去了。

而北方輿地經過五個月的建設後,以大燕為首的第三年秋收又開始了。

凰臯三年,大燕創收下比去年還多三倍的糧食,這都是因為劉毅琢磨了容錚給出的化肥方子,然後又在舊時的水渠進行改新,達到了發達地區村村通水渠,水庫建立一個又一個,路修了一條又一條,再加上她新推出的灌溉技術被投用在各地。

各地畝產起碼多了十斤,一畝十斤糧食,一萬畝就一百多萬斤了。

土豆改良豬大棚菜,甚至是其他農作物,都在大燕一年四季的耕種下得到了巨大的產量,這些產量已經完全可以滿足八千萬燕民的溫飽。

光是溫飽,燕民已經開始稱凰臯三年已經步入盛世,就連黎明都以記錄官的身份建議容錚允許他將今年的意義定為盛世初年。

其實從去年開始就可以定義為盛世初年了,但陛下好像非常不滿意這個標準似的,所以他一直沒有說。

現在凰臯三年的收成是前二年的三倍,使得國庫可以將糧食的儲備量達到五年,這筆驚人的功績無論如何都隱瞞不了了。

容錚在早朝的時候更是被百官追著請她將今年定為凰臯盛世一年。

容錚在答應之前還給以今年為最低的標準,直接將每年創收標準達到一億起步,否則,大燕就不能再成為盛世。

本來她的意思是想百官們帶著百姓們去推動生產力的,結果百官們這個時候似乎和她不同頻道,認為她太過於謙虛,或者是認為她標準太高有點任性了。

但也有盲目崇拜容錚的官員,無論容錚說他們都如奉珍寶,這讓容錚十分無奈。

最後她同意定義為凰臯盛世初年。

這個決定立即受到了大燕民間各地的追捧和呼應,他們為自己處於一個太平盛世而感到激動,再加上再過三個月就要大年三十了。

然後凰臯盛世十月被定為國慶月,這個月定了十日為歡慶節。並且為後世稱為小年之前的盛世元年。

容錚第一次對百官松口後,舉朝上下歡快地慶祝著,文官賦詩作章飲酒歌頌,武官提槍拔劍舞飛沙,好一片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