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征戰九州園【四】

燕兒謀略的方向是正確的。

如果只靠北島的水師對付整個衛國接近三十萬水軍確實是個非常艱難的任務, 先不說北島的水師跟衛國中心跨越很長的一條海岸線,會拉長補給削弱戰力。還可能會將北島水師承受整個衛國軍力的壓力。

這是容錚最不願意看見的事情,北島水師對她來說, 不,甚至是對整個大燕來說有著開啟海權時代,裏程碑的遠大作用。

如果討伐衛國打好了一仗, 有可能會激起大燕所有人對海權的重視。

這才是她最需要種下去的火苗,而北島水師就是那顆種子。

容錚除了這點,她沒忘記水京的拓跋慶, 相信不出三個月這家夥就已經批量生產好了新火器, 只不過, 等他生產好火器後,還有人替他用嗎?

這小子跟他人一樣全靠陰損的手段控制底下的人,如果說開始還有輿國大臣支持拓跋慶, 現在的話, 只要眼睛沒瞎的人八成都對拓跋慶感到絕望吧。

要麽已經暗地謀求生路了。

正如容錚想的那樣, 楊忠義, 慕飛尉, 常子龍和趙思齊已經接到一大堆輿官的投城, 甚至還收到了南方的書信。

水京的仗還沒打起來, 就已經有南方輿官想著給自己留後路了, 這何嘗不是代表著水京官圈的人心惶惶,暗流湧動, 遠比表面想的嚴重。

北方輿地也投降二個多月了。

各地的民生遠比拓跋慶在的時候還要安定, 再加上燕國大量輸送糧食和布匹過來,輿民們加入修路紡織大業,基本已經可以達到溫飽的狀態了。

再加上北方輿地各方輿民剛分好了地, 現在小日子過得正好,短短二個月過去,讓不少人從戰火中走出去,在戰火中失去家人的人也逐漸因為生活的起色而找到了新的希望。

而這一切都是燕國女帝的功勞。

輿地百姓們每家每戶基本分到田地後,他們為了感激賜予自己新生的女帝,已經不少人在寺廟裏為她立長生碑。

誇張點的人直接當神在拜祭了。

總之那個未曾見過面的燕國女帝一躍成為了整個北方五個省府百姓們的心裏的...聖主。

他們輿人歷朝歷代只有開國時期才出過兩任聖主,就跟大燕的聖君那樣,甚至大燕三百年出現的明君還不如大輿多,原以為大輿比大燕更被上天眷顧。

眼下看來燕國才是被上天派下來聖主,聖主的恩德現在已經蔓延到異國他鄉了。

不,不對,他們現在已經是燕國輿人了。

聖主並沒有抹去他們的身份,讓他們改名換姓忘掉祖宗,相反還給予了承認。

與此同時,掌管東輿和西輿的藩王,被臨時搭夥的燕軍給擊敗了。

這股五千人的燕軍十分普通,甚至很多人不會拿火器,一百個人也就一個人會新式火器,五千人就出了五十個人會火器。

這五十個人打頭陣嚇到了藩王,無條件投降。

其實真要打起了這股燕軍壓根討不到多大的便宜,他們是靠新燕軍和楊家軍打下來的威望和恐怖而獲勝。

並且這股軍隊還是一個王爺引領的。

還是景王的兒子,慕弘。

景王也因為這個兒子臉上沾了光,他開始到處去宣揚自己這個庶子。

容錚也十分給面子給這位堂弟,先是冊封他在東西輿為燕郡王命他鎮守黑土地和橫跨大板塊的大水源主流支幹,然後轉頭命拓跋峰回到北方輿地,命他為了輿郡王。

拓跋峰自從投降後,他又接到了新的任命,這次直接回到輿地與燕軍構成北方防禦大本營。

而他的回歸自然也給了不少輿官名正言順的借口,那借口就是投靠大燕,繼續保住自己的官位。

可惜他們遇到的不是傳統上的帝王,他們遇到的是推行科舉制,喜歡任命寒門子弟的容錚。

容錚讓慕飛尉留在北方協助輿地提前一年舉行科舉,命令輿地讀書人開始前往一個叫孔城的地方初試。

慕飛尉知道堂姐十分重視輿地的建設,而且他也不相信輿人的官,與其再被世家壟斷,倒不如打開通道讓其他普通家世的輿人上來。

畢竟自己親自培養的狗,和前主人留下了的狗,當然是前者比較忠誠。

慕飛尉在信裏這麽跟容錚說的。

容錚無奈地提醒他禮貌用詞。

慕飛尉覺得無所謂,反正這是私信不會曝光出去,然後他去聯系了林尚書,林尚書在陛下允許留下的大世家裏跳出來一些可造之材作為初試內定的舉子。

初試他們可以利用背景通過,但之後的三門大試就只能靠他們自己了。

尚京的百年大世家知道自己的子孫被燕國安排後,他們也囑咐子孫好好讀書,因為他們能否繼續留在燕國之地延續百年書香世家的地位就全靠他們了。

不得不說,百年世家出來的子弟所具備的素質和才學,但凡是努力過的,都比寒門子弟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