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三合一(第3/6頁)

往後拖的時間越久,蔣家越以奢求難求生路。

這件事如同紀新雪所預料的那般鬧到年尾。

初時新帝還因為蔣太師曾經的功勞和苦勞,不願意相信蔣太師的中中惡行,請清河郡王世子重新調查蔣家的罪證,務必不能讓老臣蒙冤。

清河郡王世子沉默的帶走手掌厚的折子,再次因為蔣家的案子求見新帝時,帶去兩個手掌厚的折子。

經過半個月的細致調查,蔣家的罪名非但沒有減少,反而翻倍增加,牽連進蔣家大案中的人數也再次翻倍,其中包括原本沒有被蔣家和蔣太後牽連的德康長公主。

新帝看到德康長公主的數十條大罪,氣得砸了最喜歡的硯台,怒言絕不允許任何人借著蔣太後和蔣家欺辱先帝的嫡長女,命令莫岣親自帶領金吾衛徹查德康長公主的罪名。

如果金吾衛的調查結果證明德康長公主無辜,他就罷免所有參與審問蔣案官員的官職。

距離長平元年只剩十天的時候,大理寺和金吾衛同時結案,清河郡王世子帶著用箱子才能裝下的口供和卷宗求見新帝。

在金吾衛和所有審問蔣案官員的努力下,不僅德康長公主的罪名超級加倍,蔣太師和蔣太後等人的罪名也再度累積。

新帝氣得拂袖而去,看都沒看箱子中的口供和卷宗。

急於對蔣派斬草除根的崔太保、白千裏等人卻容不得新帝逃避,皆在第二日的大朝會上請求新帝在年前為蔣案定案,莫要將其留到長平元年。

鮮少出現在朝堂上的清河郡王也代表宗室要求新帝下令毀去蔣太後的玉碟,廢除蔣氏的太後之位,將其貶為庶人。

新帝虎目含淚,按照大理寺三輪審查蔣案的結果,給所有被牽扯其中的人定罪。

在新帝的堅持下,蔣家人雖惡貫滿盈,但無一人被賜死,連流放的地方都不在邊疆苦寒之地而是被分別流放到關內道礦場。

為了平息朝臣的不滿,新帝只能再加上,所有被牽連進蔣案之人皆遇赦不赦,但凡有罪者,三代以後才可離開礦場,五代以後才可以入朝為官。

新帝對待蔣家尚且如此寬容,對待蔣太後和德康長公主時更不忍心輕易定罪,奈何宗室和朝臣態度強硬,新帝只能忍痛下旨。

命宗室族長清河郡王毀去蔣氏玉碟,從此再無焱光帝元後,只有繼後蘇氏。

朝臣們主張賜死庶人蔣氏,新帝卻覺得過於殘忍,他想要繼續奉養蔣氏,與朝臣們進行數輪商議,不得不同意讓蔣氏移居冷宮禁足,免得臟了歷代太後所居的寧壽宮。

輪到德康長公主時,新帝和朝臣們又難以說服對方,陷入僵持。

朝臣們的底線是過繼德康長公主,將其貶為庶人,與當初的伊王和振王一樣,圈禁在皇陵附近。

必須讓德康長公主和蔣氏一樣,再也沒有翻盤的可能。

新帝卻覺得德康長公主被歹人蠱惑才會行差踏錯,罪不至於圈禁在皇陵那等苦寒之地。況且德康長公主從出生起就是金尊玉貴的先帝嫡長女,怎麽可能受得了被過繼然後貶為庶人的落差?

幾番討價還價後,新帝顫抖著手擬定聖旨。

貶德康長公主為德康縣主,命其與罪人蔣氏在流雲宮中茹素念經為先帝祈福,終生不可踏出流雲宮半步。

至此,轟轟烈烈鬧了一個多月的蔣案徹底落下帷幕。

紀新雪高興之下,帶著兩壇江南果酒去赴紀明通的約,與紀明通和德惠長公主吃冬日裏的鍋子。

仗著第二日休沐無需上學,三人吃飽了便就著暈乎乎的勁去打牌,餓了就繼續吃果子飲酒,從天黑吃到天亮。

直到日上三竿,紀新雪才趁著紀明通和德惠長公主陷入沉睡偷偷溜走,他在通往玉和宮和蒹葭宮的岔路上稍做猶豫,終究還是選擇了玉和宮的方向。

回宮洗漱重新梳妝後,紀新雪前往鳳翔宮。

如今蔣太後、德康長公主都受到了該有的懲罰,鐘淑妃也該有個結果了。

與其提心吊膽的等著懸著的刀落下,整日胡思亂想,還不如痛快挨刀,只需要考慮如何治傷。

新帝似乎早就掉到紀新雪會主動找他,處理完手頭的文書後直接帶著紀新雪出門,離開鳳翔宮,往越來越偏僻的地方走。

紀新雪乖巧的跟在新帝身邊,已經對此行的目地有所猜測。

果然,他們停在‘流雲宮’外。

裏面關著罪人蔣氏和德康縣主。

新帝伸手撫起紀新雪領子上堆積的浮雪,“我陪你進去,還是在外面等你?”

紀新雪昂著頭看新帝,努力忍住眼角的酸澀,一字一頓的道,“我想自己進去。”

那日他與新帝坦白鐘淑妃被德康縣主蠱惑的事,曾任性的說想要將裝著藥丸子的瓷瓶砸在蔣氏和的德康縣主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