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樣車制造完成!(第3/3頁)

比如,最直接的音樂服務。

這些都可以是收費的,也可以變成不收費的,不管後續怎麽做,留出端口肯定是正確的。

現在定下的只有能耗收入,無限動力公司對能耗收入計劃,汽車每公裏支付在0.1到0.2人民幣之間。

這個能耗成本略高於電動汽車,遠遠低於燃油汽車。

但實際上,能源傳輸相關的收入,暫時也只是個名頭而已,因為第一批無限動力汽車,數量是非常有限的。

一萬輛汽車,平均每一輛汽車行駛一萬公裏,能源傳輸相關的收入,也不過只有一千萬人民幣左右,是汽車銷售收入的添頭而已。

……

在完成了光能接收轉化器測試後,合作廠商們的動力高昂,他們對和奕星無限動力公司的合作,態度都變成了‘哪怕是虧本,也必須要保證質量’。

這個無限動力汽車技術入場的機會,可是花錢都買不到的。

趙奕邀請合作企業,來參加光能接收轉化器的測試,目的也正是希望他們能制造出更好的產品。

一個月後。

奕星無限動力公司的控制室,收到了航天局的消息,知道聚能衛星已經劃入既定軌道。

同時,聚能衛星正在慢慢的展開圓翼。

這個過程需要兩個小時左右。

在完成了圓翼展開以後,聚能衛星就會快速轉化太陽能,擁有超過一千千瓦的功率,足以支持內部設備的運作,同時,會開啟空間光能傳輸組建,建立能源傳輸的通道,空間鏈接設備組建也會開啟。

航天局的控制室,能直接受到聚能衛星傳輸的影像,並查看、控制聚能衛星。

他們會把影像、檢測數據都傳到奕星無限動力公司的控制室。

很快。

趙奕就收到了控制室的消息,聚能衛星運轉一切正常,同時也得到了一系列的數據。

通過一系列的檢測數據,可以測算出聚能衛星,最高每小時可以傳輸1.9乘以10的十二次方焦耳的光能。

這個數據也就代表,接受端以百分之五十的功率轉化電能,也能輕松超過25萬千瓦。

“25萬千瓦,比預想的要高出一些!”

“百分之八十,也是20萬千瓦。更何況,光能接收轉化器的電能轉化率,可遠不止百分之五十。”

“這麽多的能源,可以支持一萬台的汽車,以中等功率持續運作,第一批生產一萬台汽車,還是保守了!”

趙奕帶著思考著看向樣車,樣車整體充滿了科技感,仿佛就是未來科技的產物,是以紅色搭配灰色為主色調,後端帶有符合動力學的尾翼,車速高過一百邁時,尾翼就會自動展開。

樣車是五人座轎車,方便用戶出行使用。

現在樣車大部分已經裝配好,只是沒有安裝核心的光能接收轉化器,聚能衛星正式運作,就可以測試光能接收轉化器,隨後就可以向交通部門,申請上路進行測試。

樣車測試會持續兩個月左右,跑過足夠多的公裏數,收集到足夠多的信息,通過相關的審批以後,就可以正式對外銷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