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理論物理的第一學科(第3/3頁)

這個理論的發展前景太廣闊了!

……

當天再沒見到謝爾登·格拉肖。

趙奕不經意間問起的時候,喬治·斯穆特好笑地說道,“他早在論證進行一半兒,就離開了。”

“他留不下了,因為羞愧,據說還有直播?大概所有人都會知道,他的質疑提醒了你,讓你把質量加入到理論中。”

“但沒有人是會傻到,認為他是故意提醒你。他當然是質疑,是對你的論證的否定。他不相信弦理論,也肯定不會相信你的理論,全世界都知道,他是個老頑固。”

“你成功了,他只能走了。”

趙奕聽著都覺得有些好笑,他倒是對格拉肖並不反感,因為對方確實給他帶來了靈感。

如果沒有格拉肖的那句話,或許他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把質量加入到自己的理論中。

現在粒子的邊界理論,就不能單單稱作‘能量理論’了,準確的說是‘微觀質能理論’,具體該怎麽稱呼,還是有些讓人頭疼的,還是等待世界給答案吧。

與此同時。

首都電視台對下午報告的直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力。

事實上,直播的收視率並不高,跳動幅度也比較大,大部分觀眾都是知道消息,打開了電視頻道,收看沒有多久就不聽了,或者切換去了其他頻道。

因為……聽不懂!

絕大部分人根本不可能聽懂報告講解的內容,其復雜的邏輯跟著理解,都會感覺頭暈眼花,但是好多人還是關心結果的,他們幹脆到網上去詢問。

“趙奕講的到底是什麽啊?有沒有大神幫忙解釋一下?”

“趙奕的論證成功了沒有?我切到那個頻道完全聽不懂啊!”

“我聽了趙奕的講解,真的是聽的津津有味兒啊,我從中學會了降龍十八掌、九陰真經等諸多武學……”

“從現在開始,我已經進化了超人!凡人們,顫抖吧!”

“……”

很快。

直播節目結束了。

網絡上多出了很多相關的報道和分析評論,也有很專業的人士過來解答,“上午的時候,趙奕用能量理論解析了超對稱問題,剛才的電視直播,則是現場推導粒子能量構架和質量的關系。”

“最終得出兩個結論,一個是粒子的能量構架,決定所能承載的質量;另一個則是粒子的能量構架分階層,只能由高階層向低階層轉化。”

這種分析就相當專業了,但大部分人還是不理解。

後來幹脆就有人直接說,“趙奕論證的結論是,光不能變成碳,但碳能制造出光。”這樣的解釋大家都明白了。

原來如此啊!

某種程度上來講,第二個結論也可以這麽理解。

當媒體分析報道變多起來,也有好多專業人士出來做解答,同時也有參與報告的頂級數學家、物理學家接受采訪。

作為超對稱問題論證的審稿人,邱成文也參與了學術報告會,只是坐在後排顯得很低調,他回到水木大學後,接受了記者有關報告會的采訪。

記者想要知道的是,趙奕的粒子數學成果,究竟有多大的影響力。

邱成文的評價非常的高,“如果說專業的東西,多數人大概都很難理解。”

“我就拿物理學中,一個著名的理論做對比吧!”

“比如說,弦理論。”

“弦理論創建到現在有五十多年了,但它真正發展起來,並被好多學者所認可,是在80年代、90年代,因為弦理論的兩次革命,也就是哈佛的數學物理教授愛德華·威騰先生的兩次論證,兩次革命間隔大概有十年左右。”

“今天趙奕做了超對稱問題論證,下午則是臨時做了引入質量的論證。”

“兩次論證,上午和下午,他等於是一口氣完成了史瓦茲、格林以及的愛德華·威騰先生,持續十幾年、二十幾年的工作,讓粒子的邊界理論,跨越性的完成了兩次革命!”

“世界上還沒有太多的學者,專業從事粒子的邊界理論研究,但毫無疑問的是,從今天開始,這項理論會被世界認可,研究潛力、前景已經超越了弦理論!”

“它會成為理論物理的第一分支學科!”

“這就是趙奕所做報告、所做研究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