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第2/5頁)

裴蘊知道父皇將她賜婚給李蕭寒時,原本還十分欣喜,畢竟李蕭寒的那張容貌,沒有幾個女子見了不會動心,然而婚姻大事,事關終身,只看容貌遠遠不夠,還應當了解李蕭寒的品行為人。

裴蘊派出去打探的人一回來,將那些外面的風言風語全部說給她聽。

裴蘊當即就不願意了,幾次求見皇帝,卻被拒之門外,她實在沒有辦法,最後哭到裴懷面前。

“皇兄要救我啊,我才不要嫁給他,他和陸淵還有葉默的事,整個上京都知道了!”裴蘊一把鼻涕一把淚,“父皇不肯見我,只有皇兄才能幫我了……”

“都是些沒邊的謠言,你莫要輕信。”裴懷勸道。

裴蘊連忙搖頭,“皇兄你想想啊,蕭寒表兄那樣的樣貌和出身,若是沒有旁的問題,怎麽會這麽多年都未定下親事,我聽說是就連這道賜婚的聖旨,都是皇姑母親自找父皇求下來的!”

裴蘊現在恨死她的這位皇姑母了。

裴懷故作無奈地嘆氣,正好邊州那邊又遞了消息來,裴蘊也不敢耽誤他處理正事,只得先退下。

邊州那邊此刻已經徹底封禁,外人進不去,裏面的人也出不來,糧食和藥材成了最為重要的問題。

葉默帶著朝廷下發的糧食草藥,一路便是馬不停蹄也得半月之久才能到。

其實在邊州傳來上京的消息來看,勉強可以撐夠半月,然後此時最為重要的不僅是疫情,還有民心。

邊州城內已經開始流傳出朝廷不管他們的謠言,趙知州抓捕了幾名刻意傳謠的人,卻造成了百姓更多的恐慌。

葉默早已猜到會是如此,從上京出來,他便將糧食草藥托付給工部這次派來的主簿,他則重新尋了一條最快能到達的路徑,且在還未出發前,就將朝廷下達的募捐指令,傳到靠近邊州的幾座城中。

所以葉默先行一步的時候,什麽都沒帶,只帶了幾名裴懷給他的親信。

他們幾人快馬不過五日就到了邊州附近,募捐上來的東西雖說數量不多,但也能夠應急兩日。

這樣做既不影響行程的速度,到邊州時也不至於兩手空空讓百姓空歡喜。

最終葉默只用了八日抵達邊州,百姓看到城門大開,葉默幾人帶著糧食草藥進城時,紛紛跪地哭喊。

葉默當即也落下淚來,他宣讀聖旨,又特地將三皇子裴懷對知州的關切掛在嘴邊。

他按照陸淵給的建議,將染疫的人徹底隔離開,所有人不得上街流竄,糧食草藥由官府派發。

就這樣,在真正的糧草到達時,邊州城內的竟然出人意料的井井有條,百姓雖說對瘟疫依舊恐慌,但他們知道朝廷會管他們,瘟疫會過去,一切都會恢復。

疫情的源頭也被快速的查了出來,最開始是雞鴨之類的家禽相繼染病而亡,許多百姓不舍得將病死的家禽扔掉,便做成菜肴吃下。

隨行的幾名醫官細細查驗後發現,煮熟的染病家禽並不會將病症傳人,而是在宰殺染病家禽的過程中,病症通過血液進行傳染,最後才在人群中出現了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找到源頭,便更加有利於對疫情的治理與防控。

很快,邊州城內所有染病的家禽都被焚燒處理,染疫的人數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然而已經染病的人該如何救治,便成了當下最重要的難題。

葉默將醫官們總結的每一個要點一一記下,隨後名人將消息立即傳回上京。

陸淵接到消息已經到了秋意最濃的時候。

大片大片的紅葉飄落在院中,陸淵從不著急讓人清掃,他喜歡踩在這片橙紅中慢慢走進水榭,然後坐在裏面去欣賞世間的各種模樣。

祝梨將一摞信件放到石桌上,陸淵原本拿著筆打算將信息提煉,然而葉默此人做事條例十分清晰,他完全不用費時間再做梳理。

只是這最後的一封信件裏,卻不是關於瘟疫的事。

葉默只寫下一句話:她如今可好?

陸淵望著這句話出神許久,即便那日葉默和李蕭寒都沒有和他解釋,陸淵憑借他們的只言片語也能猜出大概來。

能讓林月芽繡帶字的荷包相贈,且又是幫她賣過繡品的人,想必葉默和她關系匪淺。

陸淵心裏雖說不是滋味,卻也是能夠理解的。

他暫且將此事擱下,先去解決瘟疫的事。很快太醫院那邊就給出了幾道藥方,陸淵這邊也開了兩道出來。

最後裝進信封,他卻遲遲沒有遞到祝梨手中。

“公子?”祝梨喚了一聲。

陸淵回過神,最後重新坐回桌前,提筆又寫下一封信來。

當陸淵再次收到葉默的回信,又是幾日過去,今年的深秋比往年都要冷,就好像一只腳已經踏入冰冷的寒冬。

邊州的瘟疫趨於穩定,然重症的救治依舊是難題,不管是太醫院還是陸淵,給出的藥方都只能緩解較輕的症狀,體弱多病的老者服用後藥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