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蓋房(第2/2頁)

因是就著上午的坑繼續挖,下午就快多了,眾人配合著,在天黑前將地基坑挖到了一丈深。江順還教著大伯撒了厚厚一層石灰在坑底,防著夜間地底下暗河出~水。

古人的智慧,江春不得不佩服!

吃過晚食,眾人各回了各家,江家大人卻仍有得忙。因地基位已挖出來了,今晚晾過一夜不出~水的話,明日就要開始打地基砌磚了,而砌磚必不可少的一樣東西就是粘合劑。

這要放在現代,也是小事一樁,隨處可見的“水泥”就是最好的建築粘合劑。可惜,這是一個沒有成熟矽酸鹽的時代。

但古人的智慧再一次令江春折服。

只見江家父子四人,有的撒石灰,有的鏟沙子,再配上黏土,按照一定比例,幾人合力攪拌小半個時辰,一堆稠糊糊的類似於“水泥漿”“混凝土”的東西就成型了。

而且這樣的原始“水泥漿”還具有凝結慢、固化快的優點。到了第二日清晨,幾人檢查了地基坑裏果然沒滲水之後,這些黏漿還是濕~潤的。

因江順在這種活計上是師傅級的熟手了,在他指揮下,眾人一層青磚一層黏漿的壘上去,光第二日一天就把地下室砌了三分之一了。

王氏對江順感激不盡,晚間硬是將他閨女兒子叫來吃飯。

才病了一場的安哥兒,因著家裏不愁吃喝的,沒用幾日就調養過來了,上躥下跳又是一頭小牛犢子了。

倒是冬梅,往日好生利索的一個女娃兒,今日卻只是進門時擡頭喊了人,就連吃飯都恨不得把頭埋進碗裏。小江春尚且還自顧不暇呢,只隨意問了她一聲,見她緊~咬著唇不吭一聲,自也是丟開去了。

接下來幾日,各家還工還得差不多的,自家亦是一屁~股活計丟不開的,告辭了一聲,也就各自忙去了。只余江家幾兄弟,自己慢慢地一日日地蓋,花了三四日功夫才把地下室砌起來。

因江家往年就備好了木板,雖不是什麽好木頭,但桉樹、松樹這些木頭用來作地板也是綽綽有余了。待地下室四面墻壁和一扇門的形狀砌出來,留出了一個往地上來的樓梯口,橫向各擔上木頭作梁,再依著大梁走向,將木板平鋪上去,剩下的就簡單了。

只用和出的泥漿糊滿木板,依次用錘錘緊實,待晾曬得差不多了,鋪上專門買回的薄片青石板,地板就成型了。

待地板穩固了,又就著地板在上頭砌出幾堵隔斷墻來,將地面一層分成了七個房間。每間能放下一張床並櫃子等物,倒也不至於太狹窄。因著窗戶留得大,采光充分,看起來倒是比老屋明亮寬敞多了。

接下來一個多月,江家日日不歇,眾人只埋頭砌磚,陸陸續續壘上了兩層。還在墻外頭面對大門的方向架出一架木樓梯來,喜得幾個小兒整日間爬上爬下,又跑又跳,可憐王氏心疼得恨不得照著他們屁~股來兩巴掌……到得冬月三十這一日,開始預備屋頂的上梁。

一大早王氏就提著兩斤香油往梅子箐去了,又請黑牛道人算了個吉日,定在臘月初八,即臘八這一日上梁蓋瓦。

因著自家早就備好了鄉間難得的好木頭作橫梁,到得上梁這一日,村人又來了十幾個,並著村長,王家箐原生大姓王家的族長眾老幾人,江家不止宰殺了三只大公雞,還往縣裏買了半扇豬來。

殺了公雞,祭過神佛後,十幾個壯勞力合力將橫梁架到墻頂上,王氏將從老道那兒求來的“鎮破勢旺孫建宅神符”沾了雞血貼到大梁兩端。

上好梁,就到小娃娃們最期待的環節了——撒銅錢。

雖說“撒銅錢”,卻不是真正的撒錢。村人沒這條件,但為圖個好兆頭,都興將幾十個銅板兒分別包到糖包子裏,將包子做得小雞子(雞蛋)大,上梁那日從上往下撒,誰撿到就歸誰。有那撿到錢的,雖只一文兩文的,那也是夠買個餅了;就算沒撿到包了錢的,那也是個甜香的紅糖包子不是?

王氏使大兒爬到了橫梁上,梁下二樓地板上,已擠滿了眼巴巴的小兒,個個一眨不眨地盯著屋頂望。有幾個搗蛋的還叫道:“江大爹,你莫把我腦袋瓜子砸破嘞!”

“砸破你憨腦殼的那定是銅板兒了,你不要可以讓給我”,旁邊有小兒急忙道。

引得眾人大笑。

江春眼見著人太多了,擔心安全問題,也就沒去湊熱鬧,況且那包了銅板兒的包子……一想到那銅錢是過了多少人的手才流通到江家的,她就吃不下!

只守在二樓樓梯口上,見有那還蹣跚著走不穩的小不點兒要上來,忙去抱一把。

撒完銅錢,眾人七手八腳又把事先準備好的木頭椽子搭上去,待牢固了再一層層鋪上瓦片,其後攏共花了三日功夫,才將屋頂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