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9)(第3/3頁)

裏木巖生翻著我的名片,後知後覺說道:“誒,你要走了?”

“我出來太久了。”我其實在意的是那道回避人的腳步聲。

裏木巖生也不阻攔,隨手把名片放在口袋裏面:“哦,那你走吧。”

我返身離開的時候,遇到的是沒辦法閃避的裏木巖生的另一個同伴——他戴著眼鏡。我朝著他笑的時候,他愣了一會,也帶起應付的笑容。他似乎想說什麽,但話到嘴邊又換了一句無關痛癢的話:“你…是心理咨詢師啊?”

“要我的名片嗎?”

“不了不了。”

離開之前,我特地去翻了來訪者名單,和裏木巖生一起來的是越水翔太和金島仁人。諸伏景光在旁邊有點疑惑,問我在看什麽。

“我只是有種奇怪的預感。”

我知道諸伏景光還在等我解釋,於是繼續說道:“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個故事。故事中的兇手並不後悔自己殺人的犯罪活動,但是他仍然來參加死者的葬禮。你知道他為什麽會這麽做嗎?”

“…不得不來參加?”

“他是來請求寬恕的。”

這篇故事是俄羅斯作家普希金的《黑桃皇後》。

犯罪心理學上,會回到犯罪現場的犯罪者的心理過程至少分兩大類:

一是趨避沖突,指的是犯罪者處於自我保護和僥幸的立場去觀察警察調查進度,想了解自己是否安全,沒有被懷疑,同時也是在想確認自己的犯罪行為是否完美。

二是自身道德沖突,這一類犯罪者對他們的行為會依舊心懷不安和痛苦,因此他們會做出一些活動來緩解自己的內疚,比如說有些犯罪者會私下祭奠死者。當然,更常聽說的是,死者的頭會被兇手用衣服蓋住,或者是死者死後,兇手會第一時間報警。這種活動都稱之為補償性活動。

我只是有些莫名的預感。怕麻煩的潛意識不停地說,這事情最好停在這裏,不要再橫生枝節了,會沒完沒了的。但理智告訴我,栗田優的死也許才是剛開始。

諸伏景光剛想回應我的話,就在這時,他收到了降谷零的電話。兩個人對話的時間並不長。他掛了電話之後,表情凝重地對我說——

“Zero說,千秋晶子並不是上吊自殺,讓我們阻止栗田優下葬。”

“……”

我長那麽大,只聽過在婚禮上搶新娘讓婚禮進行不下去,還沒有聽過搶死者讓葬禮不能進行的。

不愧是柯學。

別開生面。

與眾不同。

我還在想著我是不是要退場,別擋著主角發揮,諸伏景光認真地看著我:“你可以幫我嗎?”

實話說,我有很多毛病,比如說怕事,怕麻煩,笨手笨腳,也會抽煙喝酒,但最大的缺點是不大擅長拒絕。不過,好在我基本上都能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做一點事,這也算是我為數不多的能力之一了。

“那我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