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養女對照組73(第4/5頁)

這些都是在大林學科獎項能夠順利舉辦的情況下,現下他們更為關心的是,這個獎項光獎金便要耗費好幾萬,期間還有各種費用,舉辦下來怕不得好幾萬兩,如此錢從哪裏來?是否能夠保證每一次舉辦都能夠發得出獎金?

大家有此疑問也是正常,林晚便正式召開了一個類似新聞發布會的會議,邀請各界人員參與。

在會議上,她正式公布,將以簽訂契約的形式,正式將商會每年一成的利潤劃歸獎項,以保證獎項能夠順利舉辦。

而這一成的利潤,將會成立專門的委員會進行管理,就目前構想,這部分利潤將會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將用在舉行獎項,另一部分則是用來投資,以此來保證獎項始終擁有充足的資金舉辦下去。

這個契約將會由朝廷進行公證並且監督,以保證它的有效性。

所以大家完全不必擔心這個獎項會沒有錢舉辦下去。

林晚笑道:“我的願望是,希望這個獎項能夠舉辦到一百屆,甚至一千屆,我希望不管歷史如何發展,它都能夠成為所有人的信仰,能夠永遠傳承下去。”

朝廷這一次派出的官員是禮部尚書,他來佐證林晚所說的話的真實性,並且在會議上他們在大家的見證下簽訂了協議。

至此,再無人起疑。

隨即林晚公布第一屆大林學科獎項頒獎典禮舉行時間,為承平九年六月。

承平是當今的年號。

今年是承平七年,承平九年舉行的話,那就是說,承平八年的正月,大林學科獎委員會將會正式成立,並且接受投稿,稿件可是新作也可以是舊作,但作者必須的活著,且必須要有推薦人。

具體規則此後會發布,總而言之,距離第一屆頒獎典禮舉行還有兩年的時間,距離投稿截止的時間還有一年半的時間,足夠大家準備參與作品了。

會議結束後,朝廷很快又傳出新消息,朝廷準備討論關於專利相關的法律,以保證創作者的利益。

也就是說,以後大家創作的詩詞歌賦,如果沒有作者的授權,是不能夠私自刻印售賣謀取利益的。

這個其實還好,畢竟結集出版本來就少,因為書籍真的是太貴了,大家也並不能靠著這個暴富。

但其他的就不一樣了。

比如說,某人發現了一個定律,或者什麽原理,商人想要運用到實際工具中,那就要付人家專利費,且如果人家有授權獨家專利的話,便只有得到獨家專利的人才可以使用,其余人都不得使用。

不過眼下專利帶來的效益並不高,是以大家也還不知道專利保護的好處有多大,因而大家反應大部分人都是平平的。

如此一直到第一屆大林學科獎頒獎典禮開辦,文學獎的就不用說了,主要是格物獎,那是位大佬,他的獲獎作品正好解決了水泥廠眼下一個難題,因此獎項一頒布完,林晚便約上那位大佬,以一個很不錯的價格將專利買了下來,而後用來改進水泥的生產技術,從而大大的提高了產量,降低了成本,讓水泥廠大賺一筆。

後來她還將這個專利轉讓給其他商人,又從中撈了一筆。

那位大佬沒想到自己不但能拿到一萬兩的獎金,還得了一筆不小的專利費,簡直是意外極了。

此事後來被宣揚了出去,大家這才發現,我去,原來專利這麽值錢的。

如此大家都開始重視起專利來,若是有了新的突破,都會去專利局進行注冊,以免被人搶占,而如果有人想要使用該項專利,便要去找人購買。

當然也有一些商人不想走正規途徑,盜用人家的專利,但林晚當初之所以會成立大林學科獎,而後又購買了那位大佬的專利,本來就是為了激發大家搞科學研究的熱情,從而促進學科發展進程,提高科研水平,如若不然以她的水平,又怎麽可能會需要找別人購買專利?她是早就已經知曉了那位大佬手裏有這一門專利,故意拿他來作秀的,自然是不容許別人破壞,因此大林學科獎很快就成立了一個部門,但凡有人發現自己的技術被盜用,想要為自己討回一個公道又不得其所的,都可以去大林學科求助,大林學科會幫忙解決。

如此自然會碰觸到一些人的利益,但林晚從來都不怕事,而大林學科做這件事也代表了很多研究者的利益,也很得這些人的用戶,再加上又有皇帝在她背後撐腰,那些人自然也拿她沒有辦法。

如此林晚一邊不斷的發展她的建材商會,一邊搞她的慈善基金,同時也利用大林學科獎促進學科的發展,引導人們將那些學科理論運用到工業發展中,很快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大林朝由此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後世所言的承平盛世也慢慢的拉開了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