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以德導行(第3/3頁)

蘇頌的話說的直白,坦蕩。

而今朝堂沒誰不知道,趙煦刻意留下蘇頌,韓宗道就是來擋槍,背鍋的,二人去是遲早的。

如果‘舊黨’兩位大佬一去,朝野的所有攻擊矛頭必然指向章惇,蔡卞,這二人能抗多久?

現在不是熙寧年間,卻比熙寧年間更為可怕,激起的是最深層次的矛盾。

如果,蔡卞,章惇二人扛不住,那最後的矛頭就是趙煦了。

趙煦這個皇帝,要怎麽辦?能怎麽辦?

那是天下幾乎所有的士紳,官吏!沒有‘新黨’沖鋒陷陣,皇帝獨木難支!

趙煦腳步平緩,神情沒有多少變化。

蘇頌說的這些,他自然有考慮,卻不會任由蘇頌說的這般發展。

蘇頌,韓宗道去留,由他決定。章惇,蔡卞更是如此。

什麽時候,輪到所謂朝野,天下士紳左右他了?

趙煦背起手,笑了笑,道:“重病須猛藥,猛藥往往有副作用,撐不過去就是死,撐過去了就能長的更好,活的更久。這個過程,有去無回。卿家,這件事,無需再說了。”

蘇頌來之前就有所預料,心裏輕嘆,繼而道:“官家,世上的路,沒有筆直的康莊大道,該轉彎的時候,必須要轉彎,否則走了岔路,就無法回頭了。那樣的後果,官家比臣看的清楚。”

趙煦忽然轉頭,看向蘇頌,道:“卿家,你覺得,李家的事,該怎麽處理?朕聽說,那李家的家主是仁宗朝的侍郎,素有威望,現在嚷著要撞死在縣衙。”

蘇頌驟然臉角繃直,沉色。

李家的事,人證物證確鑿,鬧起來是沒有一點好處。偏偏朝野,士林間不看這裏面的事情,只認為是朝廷‘新法’所致,或者是章惇惡意報復,加大了對‘新法’的抵制以及章惇的攻訐。

蘇頌作為姻親,自是要避諱,默默再三,道:“官家,此事臣不做評論,希望大理寺據實判斷,勿枉勿縱。”

趙煦笑了笑,道:“卿家,以往不知道李家的事情嗎?”

蘇頌臉色微變,心頭沉重,停下腳步,躬著身,道:“臣知罪。”

蘇頌不止知道李家的事情,朝野大部分人,基本都是如此,他以及朝野絕大部分人心知肚明。

這是公開的秘密,朝廷裏,又有幾個幹凈的呢?

趙煦背著手,看著宣德門近在咫尺,道:“卿家,這些事情,都是你這樣的態度縱容出來的,綿延了數十年,還要繼續縱容下去嗎?”

蘇頌跟在趙煦邊上,沒辦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