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對策

面對柯林尖銳的提問,桑尼學士頓時從狂熱中冷靜下來。

他已經意識到,自己面前的北境守護者雖然年輕,但卻並不是那麽好糊弄的。

於是,他緩緩坐在了餐桌對面,凝重地點了點頭,道:

“沒錯,這個被我所寄予厚望的新農牧體系確實有幾個致命的缺陷。”

薇拉一驚,頓時也放下了手中的刀叉,用餐巾擦了擦嘴,準備仔細聆聽。

桑尼學士似乎擔心面前的兩位重要人物對自己的農業改革方案失去信心,連忙先安撫道:

“但請您放心,這些缺陷我苦思冥想這麽久,已經有了一些解決的辦法。”

柯林不置可否地點點頭,道:“您還是先說缺陷吧。”

“好。”桑尼學士清了清嗓子,坦誠道,“首先,是紅薯,其實它存在一個最致命的缺陷,就是難以長期儲藏。

大麥、小麥、稻米只要方法正確,可以存上三五年。但是紅薯,就算曬幹了,最多也只能存儲半年時間。”

薇拉歪了歪腦袋,疑惑道:“這也不是什麽大問題呀,紅薯吃完了之後,再吃面包好了,我們又不是不種麥子了。”

桑尼學士搖搖頭道:“公爵大人,問題不在這裏,而在於稅收!”

“稅收?”薇拉有些不明白了。

柯林目光一凝,立刻意識到這會帶來什麽問題。

這個世界的稅收方式很落後,普遍都是以物抵稅。

比如說,如果冬泉鎮的領主在領地內實行“什一稅”,也就是說,這裏領民的所有產出,必須拿出十分之一交給領主。

種麥子的,就繳十分之一的大麥,養牛羊的,就上繳十分之一的牛羊,或者牛皮、羊毛等能夠被認可的等價物,所以,如果桑尼學士的新農牧體系得到推廣,那這個體系中的農民將上繳十分之一的紅薯和豬肉。

但這就牽扯到一個嚴重的問題——紅薯難以長久保存。

領主收取這些稅,當然不是為了自己吃,他一家族人就算再多,也吃不了這麽多東西。

這些稅收上來,要麽作為戰略儲備,要麽用作軍糧,要麽放到市場上去交換自己想要的貨物……總之,這都要求收上來的稅物,必須能夠長久保存。

而紅薯,卻在這一點上有著非常致命的缺陷。

難怪桑尼學士這個看起來非常美好的農業改革方案在禦龍城受到了那麽嚴重的抵制,貴族們可不希望自己收上來的紅薯沒多久就全都變質了。

經過桑尼學士的一番解釋,薇拉也明白了過來,但隨即她就再次問道:“那能不能讓領民們將紅薯換成銅幣,再用銅幣來繳稅呢?”

“恐怕不行。”桑尼學士搖頭否定道。

“為什麽?”

“因為,沒有足夠的銅幣。”

“沒有足夠的銅幣?”薇拉更加疑惑了,只好求助似地看向柯林。

柯林也面色凝重地點點頭,道:“確實,如果要求領民都用銅幣來繳稅,看起來對領主來說是更方便了,但實際上,這會讓市場上流通的銅幣大量減少。

另一方面,那些采用新農牧體系的農民由於無法長期儲存紅薯,必然也會將一部分吃不完的紅薯賣掉,再買來更容易儲存的麥子,這樣一來,市場上對銅幣的需求反而增加了。

貨幣需求增加,但供給卻在減少,這個新農牧體系越是成功,對現有貨幣體系的打擊就越大,甚至會造成通貨緊縮。”

柯林幾乎可以肯定,通貨緊縮一定會發生。

因為這個世界原本是自然經濟為主體,農民們日常幾乎都用不著銅幣,因為他們都是自己種地,收獲所得除掉繳稅,就自己吃,並不會有太多交易。

但新農牧體系就不一樣了,農民必須交易,不然紅薯就會吃不完壞掉,這就會極大地激發市場的活躍性,如果貨幣供應不跟上的話,後果就會極其糟糕。

但這些東西薇拉完全沒聽懂,眨了眨可愛的大眼睛,更加迷惑了。

桑尼學士也對柯林冒出的新名詞感到好奇:“通貨緊縮?子爵大人,這是什麽意思。”

柯林輕咳幾聲,淡淡道:“就是說流通的貨幣不夠,銅幣反而成了稀有物,其價值直線上升,物價下跌,持有銅幣的人不願兌換,最後造成整個貿易市場無法正常運轉下去。”

桑尼學士用驚異的目光看了柯林一眼,似乎沒有預料到這位年輕的子爵竟然對經濟運轉的研究如此之深。

“那我們就不能多鑄造一些銅幣嗎?”薇拉再次開口問道。

桑尼學士點點頭,道:“沒錯,這確實是一個辦法,但是,光輝帝國的鑄幣權在皇室手裏,您必須要先獲得皇室的同意。

而且,我必須提醒您,鑄造銅幣其實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活。因為銅幣的鑄造成本,還要高於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