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傍晚,巽陽城郊外。

秋風輕拂過遼闊的田野,太陽開始西斜,將收割後的田地鎖在霞光之中。

姚二站在田埂上,叉著腰休息了片刻,隨後俯身挑起最後兩筐玉米,朝著田野旁的道路走去。

這兩大籃筐的玉米著實分量不輕,姚二喘著氣快步走著,只感覺這肩上的扁擔幾乎快嵌進肉裏去了。

好在道上的牛車停得不遠,不一會兒便可抵達。

到車旁時,他的鄰居李大牛已將農具都收拾妥當,待姚二過來,便幫著他將兩筐玉米倒進木板圍起的車裏。

“這是最後一車了,這地裏的活總算是幹完了!”望著滿車堆得高高的玉米,姚二不禁露出一絲輕松淳樸的笑意,一邊拿下草帽扇風,一邊朝旁邊皮膚黝黑的青年說道:“這幾日多謝你了,若非你借我這車,我可有得忙。”

李大牛連忙擺手:“道什麽謝,先前我地裏忙的時候,姚兄不也幫過我嘛。”

“那怎能混為一談!這樣,過幾日我得空了,請你去大市的酒館喝壺好的。”

李大牛最喜喝酒,奈何酒水價高,一年到頭喝不上幾回,聞言就紅著臉笑嘻嘻地應道:“那我可不客氣了。”

“同我客氣什麽,走吧,回去嘍!”

兩人家都住在城西的春亭裏,幹完活便趕著牛車返回,途中遇見一老一少趕著驢車回城,見是熟人,四人就自然而然地聚到了一塊兒同行。

一路上,農民們聊得最多的還是收成與莊稼。

“今日將這玉米收了,明日還要剝皮晾曬,這活兒還有得忙啊。”

“忙才好呢,越忙收成越多。”

“這倒是,我只盼著莫下雨就好……”

“今年收成好,官府又給咱減了田賦,年底這日子可好過了!”

“是啊,換成幾年前忍饑挨餓的時候,如何能想到有一天竟能過上這般吃穿不愁的日子……”

姚二聽著他們的對話,心中亦有感慨。

想當初,他的老家西竹郡被匈奴攻占,他隨著逃難的隊伍一路南下流亡,本想逃去雍州討生活,結果途中路過巽陽,在城門外聽了一堂教種地的課,見聽課之民都如此安穩,他便抱著一絲希望留在了這裏。

彼時只期盼著能在戰亂中苟活下來,誰知後來匈奴沒能攻打到燕嶠,便被姜刺史和步將軍趕出了郇州。

而他的日子也越來越好過,種的糧食交上稅後不僅能養活自己,逢年過節還能花錢吃頓酒肉,這樣的生活是他過去怎麽也想不到的。

哪怕匈奴未入侵前,他在老家也時常是饑一頓飽一頓的吃不上飯,哪能同現在這般,頓頓可填飽肚子。

“這得多虧使君啊!”姚二禁不住感嘆。

“什麽使君啊,那是魏王!”同行的年輕漢子扭頭昂著脖子道,他一邊說著,一邊拿起水壺猛灌了幾口水,喝完就把水壺掛在了驢背上。

驢脖子上掛著的鈴鐺叮叮當當地響著。

“是,魏王,我一時忘了改口。”姚二咧開了笑容,“誒,這一晃眼,我們都成魏王治下了!”

“你們不知,當年魏王尚在郡府做官時,時常到郊外田莊視察,我還有幸見過他一面,郎君那模樣,那叫一個俊俏!”年輕漢子口氣直爽道,“如今他成了魏王,我可太快活了,他在任上才幾年,我等便已衣豐食足,今後這日子定然越發好過,我們一家都盼著他能康健長壽!”

“放寬心吧,魏王年輕著呢,定比你長壽!”

“哈哈哈這是必然……”

年輕漢子的笑聲感染力很強,姚二忍不住跟著笑。

正沿著平坦的道路走著,李大牛忽而提起另一個話題:“待回城裏,你們可要去大市那什麽奧斯卡劇院瞧瞧?”

提起此事,幾人便想起了前幾日聽聞的消息。

兩個月前,密陽一家名為“奧斯卡劇院”的奇怪鋪子開張,裏邊做的是一個叫做話劇演出的生意。

話劇頭三日免費入場觀看,據聞現場極為熱鬧,看過話劇之人提及此物都是滿口贊嘆,報紙采訪上也都吹得天花亂墜,說從未見過如此有意思的東西。

他們這等普通百姓自然不知“劇院”、“話劇”是何物,但人都愛湊熱鬧,聽報紙將這話劇說得這般妙趣橫生,心裏都免不了有些好奇。

一般情況下,密陽有什麽新鮮事物傳到巽陽總要幾月乃至半載,不過這次的話劇倒是傳來得很快,才不過兩月,巽陽的大市便也開了家奧斯卡劇院。

開張搞活動,同樣是頭三天免費入場觀看表演,今日就是限免的最後一日。

姚二對免費的東西實在很難拒絕,揚起眉來問道:“這時候去還能趕得上?”

李大牛道:“最末一場酉初二刻開,去得早約莫能趕得及下半場。”

年輕漢子也提起了興趣,問:“那話劇好看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