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因為姜恪再三囑咐要盡快將物資送達密陽,護送物資的車隊全程趕路不敢停歇,約莫七日後,數輛裝運著糧草武備的大車便抵達了密陽。

姜舒對巽陽車隊的到來也是盼望了許久。

這半個月來,他拼著熬夜頭禿的危險,日日處理政務到深夜,總算勉強將城中秩序恢復到了正常狀態。

然而隨著百姓的生活漸漸恢復,庫中的糧食也在以飛快的速度被這座大城消耗著,再不送點糧食過來,怕是連守軍的日常所需都要維持不下去了。

於是,在當日車隊抵達官府後,姜舒收到消息便立即來到了官府門外迎接。

本想再履行一次自己身為倉曹掾的職責,親自清點物資入庫,但很快他就沒了這個心思,因為這一次隨車隊而來的人實在太多了。

姜恪不愧是個負責任的好爸爸,不僅明明白白看懂了他信中的暗示,將諸曹中辦事得力的官吏都抽調了幾個過來,還說服了張子房來此做他的幕僚,輔佐他處理各方面的政務。

除此之外,還有當初主要負責教民耕種政策實施的葛建,木坊參與過水車制造的木匠,鐵坊參與兵器改良制造的鐵匠,甚至連顧逆風磚廠和水泥廠的工匠都派了一些過來。

按照姜恪給他的回信上所言,送磚廠的人過來是為了讓他在密陽再建一座磚窯,方便就地燒磚,在周圍修建塢堡等防禦工事。

總而言之,有了這些巽陽過來的專業人士,姜舒總算不用一人身兼數職,每天絞盡腦汁地給玩家布置任務了。

作為官府的最高領導,他只需在府中發布政令指示,而那些繁瑣稀碎的事務自然都可以交給下級安排處理。

不過還是老問題,目前他並沒有收到朝廷的正式任命,因此也只能暫時充當一個指揮官,而無權給予手下人官職權利。

當然這些被分配過來的官吏也不在乎,敢於接下這項任務的,哪個不是帶著一些拼搏狠勁的。

前線固然危機四伏,但伴隨著危險的往往還有巨大的機遇。

被分配過來的官吏大都出身低微,在巽陽有士族壓著,也許再過幾年十幾年,他們都只能待在那個小小的吏員位置上。

縱使姜恪已經是個相當不錯的上官,很多時候提拔人才都只看能力,而不論出身,但一些規矩約定俗成,他也難以改變。

例如整日在官署中飲酒度日的戶曹掾王昱,這般懶散不務正事之人,本不該坐在這一曹主管的位子上,然而就因為他出身於北地四大高門之一的定山王氏,哪怕只是個旁支子弟,姜恪也無法將他挪位。

而相比之下,密陽情勢就很附和他們這些寒門人士的心意。

如今的密陽城中已經沒有了世家豪強,且官府剛組建,正是用人之際。

這便意味著,只要他們這些巽陽過來的吏員能夠辦好公事,展現出自己的能力,不出意外,待到姜殊被朝廷任命為密陽縣令,他們便可隨之升至各曹主事。

誠然,在此做官,最高也只是縣府曹掾,說出去似乎還不如在郡府做官有面子。

可既然姜殊能奪回密陽,為何不能奪回興郡其他諸縣?

指不定有一日,他們就成了興郡的諸曹主事了呢?

任何時候,有希望總比看不到希望來得好。

因為有這麽一個念想吊著,來到密陽的官吏做事都十分認真,一個個化身工作狂,短短幾日,便將縣府治理得井井有條,整個官府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之勢。

官府諸事安排自然十分重要,但當下最為關鍵的肯定還是城防。

在車隊抵達的第二天下午,將所有巽陽而來的官吏安排妥當後,姜舒便同張子房與步驚雲一起去了武庫,查看巽陽運來的新武備。

考慮到接下來的戰線將轉移到密陽,姜恪幾乎將巽陽新制造的武備全部轉移了過來。

在張子房擔任兵器坊主管後,諸多武器都有了改進,除了之前使用過的連弩與火藥武器之外,這次還送來了新制作的兩樣冷兵器——雙刃長刀與三棱軍刺。

雙刃刀的刀身窄而沉重,兩邊開刃,刀刃鋒利,比起一般的刀劍來說使用方便,殺傷力也更強。

三棱軍刺刀更不用說,這絕對是冷兵器中穿透力最強的武器,只是功能比較單一,只能刺擊,但殺傷力同樣強於一般的刀劍。

不過因為這兩樣兵器的鍛造工藝復雜,所以造得不多,兩者加起來也才只有堪堪一百五十柄,連兩百個玩家士兵都無法配齊。

對此,張子房倒是毫不擔憂,拿著把蒲扇一邊扇風一邊慢悠悠地說道:“不著急,這次過來,我帶了不少兵器坊的工匠,只要咱們有人有礦,就能繼續鍛造。”

步驚雲和張子房早已彼此互認了身份,但表面上還是裝作一副不認識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