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3/3頁)

盒中鋪了錦緞,中間放了一串以金絲繩索穿在一起的玉石佩飾。其中最大的主體是一只玉狐狸。周圍還綴了許多扁狀的圓玉。玉質一看便知是上上之品,可惜,裂痕甚多,顯然曾經被人摔爛過。

飛燕閣是瀘曲城裏的玉石行。術業有專攻,裏面的工匠修復玉器很有一套。但這麽精湛的手藝,也沒有辦法完全去除這些瑕疵。

桑洱將這串佩飾拎起。那些扁圓的小玉垂落下來,在底下相撞,聲音非常好聽。

在原文裏,這東西是原主和秦躍搞骨科時的定情信物。

當年,秦躍某次外出收妖,偶然得到了這塊玉石的本體。它本為珍貴的羊脂玉,又曾與一只百年道行的魔埋骨在同一處。尋常修士得了它,可以寧心安神。若是魔修得到它,效果還會翻倍。

秦躍將這塊玉一分為二,請工匠造了一對情侶款的玉飾,一個他自留,一個送給了原主。

三年前,秦躍成親時,原主曾拿著這串玉,去拜堂的地方大鬧。後來,秦躍冷著臉,親手毀了自己那一串玉佩。原主見狀,也賭氣地將玉石砸了,以此表示一刀兩斷的決心。

但她只是嘴硬罷了。背地裏,原主還是將碎玉都撿了回來,還花了重金,讓飛燕閣修復它。可惜,再怎麽努力,這裂痕都去不掉了。

冥冥中,似乎預示著破鏡不可重圓。

前段時間,因為裂痕再次綻大了,原主再次送了它去飛燕閣。

孰料,東西都還沒拿回來,桑洱就穿過來了。

這玩意兒,對原主而言才有紀念意義。在桑洱看來,就是一個裝飾。因為主體和底下的扁玉都裂開過,它本身的昂貴價值和裏面的力量,也都所剩無幾了。

在原文裏,原主後來將它送給了裴渡。

當然,她的出發點並不單純,只是因為秦躍曾經佩戴過同款玉佩,如果讓贗品裴渡也戴上,那麽,二者的相似程度就更高了。

看到這段劇情,桑洱覺得後續會不太妙:“我想說,根據小說黃金定律,我這麽做了,遲早都會被裴渡發現真相,順便拉一波仇恨的吧?”

系統:“後續細節還沒有加載出來,暫時不知道。其實概率不大。”

桑洱:“……”

也是,秦躍的那塊玉已經毀了,裴渡沒有了對照品,自然不會發現這份禮物的前身是什麽。

根據劇情,裴渡收了禮物,並沒有將它掛在腰間。秦躍看不到他戴著,自然不會跑過來和裴渡說這塊玉的來歷。

而且,算算時間,秦躍和原主的骨科情已經BE三年了。

作為正主,和替身爭風吃醋的這種幼稚又狗血的事件,是不可能發生的。

按道理,不會有事。

只是,這劇情,有時候,似乎也不能按道理來說。

桑洱正舉棋不定,忽然,眼尖地發現,其中一枚扁圓玉,居然沒有裂痕,而是完好無缺的。

對了,原文只是說她將這玉佩作為禮物送給裴渡,可沒規定一定要送一整串。

這裏似乎可以鉆個空子。

桑洱小心翼翼地將這枚完好的圓玉解了下來,置於手心。

她決定,只送這塊小小的圓玉給裴渡。

沒有了主體的狐狸,它就徹底沒了辨識度。這樣一來,就可以徹底規避“被認出來”的修羅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