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佛門來襲,城外誦經,佛陀異象,許清宵誦經(第3/8頁)

現在不一樣,只要不是輸給大魏王朝,那麽就沒有什麽大問題。

“走吧,十日內,抵達大魏。”

很快,慧覺神僧起身,繼續朝著大魏的方向走去。

當下,眾僧起身,他們腳下一朵朵蓮花升起,所經之地,留下佛光重重。

而且他們施展著佛門神通,看似是一步一步,可實際上每一步都是數百米路。

否則真要一步一步走,走十年也走不到大魏京都。

佛門啟程大魏。

這件事情也迅速傳到了大魏京都。

但最著急的不是儒道,而是仙道中人。

佛門來大魏,第一時間肯定是要找仙門辯法。

贏了仙門之後,才會去與儒道進行辯法。

這樣的話,才算是將流程走完。

現在仙門上下,有些憂心忡忡,除了七星道宗之外,其余六大仙門,都十分焦急,都在等許清宵的無上古經。

可惜的是,他們又不好主動打擾許清宵,只能焦急等待了。

此時。

湖畔邊上。

許清宵還在思索一些事情。

他實在是無法接受幕後黑手是朱聖。

準確點來說,不是無法接受幕後黑手是朱聖,而是自己想不出關鍵點在哪裏。

用荀子的話來說。

朱聖從一開始就盯上了自己。

他說過,看到了未來的一角,看到自己成聖了。

所以朱聖一直在關注自己。

如若當真是這樣的話,那麽自己所作的一切,都在他的計劃當中。

可這邏輯上說不通。

最大的邏輯問題就是,朱聖憑借著什麽能力。

能讓一切在他掌控之內?

吳言一掌萬一把自己拍死了呢。

趙大夫也沒必要非選擇自己當棋子。

嚴磊放走吳言,卻來針對自己,後來他見到了程立東,知道了自己修煉異術,不應該明白自己也是棋子嗎?

太多太多的事情,很難解釋了。

許清宵閉上了眼睛,他要找到一個理由。

一個合適的理由。

“如若朱聖當真是幕後黑手,他一定在我身邊。”

“當初吳言出現,將我擊傷,我連入品都沒有,對方已經是一位八品武者,而且修練異術,一掌足可以要了我的命。”

“在這個時候,朱聖選擇出現,把我救下來了。”

許清宵開口,他睜開了眼睛,望著荀子,如此說道。

是的。

吳言一掌拍下來,自己很有可能命喪黃泉,但自己活下來了,而且偏偏有十二個時辰可以活命。

那麽這就意味著,在自己穿越之前,有人出手救過自己。

至於趙大夫,他選擇自己成為棋子,也絕對不是因為想要得到武帝遺寶。

而是受人所托。

一切的節點,全部回到了最開始。

“或許是,也或許不是。”

“這些老夫不清楚,需要你自己思考。”

荀子開口,這一點他也不知道,或許這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聽到這話,許清宵長長吸了口氣。

越去思索。

那麽一切越是復雜。

許清宵足足沉默了半個時辰。

終於,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白衣門第二枚棋子。

不是趙大夫。

陳捕頭說的第二枚棋子,不是趙大夫。

趙大夫只是順著自己的意思,編造了一個自己想要得到的答案。

他是白衣門的人,但他絕對不是第二枚棋子。

亦或者是說,趙大夫是第二枚棋子,但還有第三枚棋子,甚至是淩駕白衣門之上的存在。

是朱聖。

可,這也不應該。

“如若當真是這般,朱聖為何不直接殺了我?”

“他留我下來做什麽?其目的是什麽?他想要長生,讓我去做一些事情,等到我做完了,再將我擊殺?”

“這顯然不可能,天意不可為,真正聰明的人,只會將威脅降到最低。”

“他可以利用我,可就好比現在,我知曉了這些,對他來說已經產生了威脅,他應當能預料到。”

許清宵又說出一個極其不符合邏輯的點。

假設。

朱聖當真是幕後黑手,他看到了未來,自己成聖了。

那麽朱聖第一反應是什麽?

應當是將自己誅殺。

而不是放任自己成長。

留自己活命是為了什麽?等自己成聖後再殺了自己?

這不是自找死路嗎?

大家都是聖人,朱聖還真不見得能殺自己。

等自己成為亞聖在動手?

那也是暴露身份啊,更主要的是,亞聖打不過聖人,這是實話,可萬一呢?你畢竟是過去的聖人,我是當世亞聖。

現在更是身懷國運,還是三品武者,三品仙道修士。

萬一你就打不過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