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陰險

公孫佳才換好衣服, 章熙派的宮使就到了。元錚辦事仔細,一次發出去兩封信,章熙與公孫佳幾乎是同時接到的消息。

並不是緊急的軍務, 但是牽涉還是比較廣的。此事從長遠來說有利有弊, 就眼前來說是利大於弊。公孫佳在車上就打好了腹稿,到了宮中章熙已召了政事堂其他人都在禦前了,政事堂的對面,坐著幾個皇子, 下面還坐著鐘源、朱雄等人。

待公孫佳進來, 他還說了一句:“你臉色不大好。”

公孫佳半天的功夫進城、面聖、調解同事吵架、在外婆面前裝可愛、回府議事、再進京, 光衣服就換了兩回, 本該請假休息的也休息不成,一臉的“我快要累死了”的樣子。她本人自覺精神不錯, 章熙看她眼珠子都有點往裏摳了。

公孫佳道:“我覺得還行。”

章熙道:“坐吧,大郎,你說說。”

章昺反射性地要開口,卻聽鐘源先開了口:“是。”章昺的臉陰了下去。章昭瞄了他一眼,又裝作無事發生, 端端正正地坐好了。

鐘源道:“半月前……”

半個月前,元錚又出門撩閑,這事兒他近來已經幹得很順手了。半路抓到幾個牧羊人也不覺得很新鮮了, 新鮮的是這幾個牧羊人既不慌亂也不激烈反抗, 為首的那個牧羊人淡定從容地要求見“你們本地說得上話的人”。

他就被帶到了元錚的面前,來人官話講得還挺流利, 很快說明了來意——狼主派他過來接觸,要求議和。

元錚不敢擅作主張,又擔心其中有什麽陰謀, 譬如以議和為幌子麻痹官軍,暗中卻備戰,等到這邊準備迎接使團的時候再殺個措手不及什麽的。從邊境上不知道多少年的互毆史來看,這中事情也不能說沒有發生過。而狼主在元錚心裏是個狡猾的人。

於是他先將牧羊人帶了回去軟禁在驛館裏,暗中派了探子再刺探消息,附近三百裏並沒有兵馬集結的跡象。元錚這才派人將消息急傳入京,請示該怎麽辦。

鐘源說得挺明白,主要是講給幾個皇子聽的,等他講完,章熙就先問兒子們:“都說說吧。”

趁這個機會,鐘源悄悄給公孫佳使了個眼色,他們倆中間還隔著延安郡王和江平章,說話並不方便。公孫佳搖了搖手,又點了點頭,示意沒事兒。他們兩人之間有一些從小就熟悉的小暗號,鐘源放心地坐正了。他的判斷是:議和多半是真的,章熙也很同樣很想議和,但是講和也有講究,武備還是不能忽略的。

拿定了主意再聽這些大舅子小舅子說話,鐘源就有點小失望。因為他講解的時候說明了元錚已經查探了附近沒有伏兵,皇子們著重說的就是“議和”,比如章昺就說,要稱臣,要納貢,要朝見,以及開互市的話對方不能禁止良馬的貿易。

章昭還提出了:“每年交易的糧食、生鐵、茶葉之類要限額。”

公孫佳對他們倒沒有多少不滿,因為她本來就對他們期望不高,能想到這些,可見也是經過思考的。沒人叫囂著痛打落水狗、要繼續打一場大仗,判斷局勢的基本素養就算是合格了。

皇子說完,章熙又讓鐘源講,公孫佳感覺到了,他也如先帝一般在培養下一代。鐘源將他的想法說完了。章熙才鄭重地問政事堂的意見。

江平章是贊同議和的,認為百姓應該休養生息了。霍雲蔚也是這個意思,一旦打仗,他正在搞的事就要停下來,那怎麽好?延安郡王先不說話,他肚裏有一本賬——說的這幾個人對軍事都不算很精通,他打算等公孫佳表明立場之後打個順風旗。

章熙最後問公孫佳:“滿朝也只剩下你與這個人交過手了,你的意思呢?”

公孫佳道:“從來華夷之辯、中原與胡虜之戰和,前人先賢不知道論述了多少。不外那麽些道理,在座的都讀過。”

對面章昭含笑點了點頭。公孫佳微微點頭:“世間道理都知道,要看怎麽吃透這些道理。就目今而言,有遠、近兩策,遠的,將來必有一戰,狼主不是一個沒有心氣的人,他既務實又有野心,他的臣民吃不飽、他的親貴有貪念,他得滿足這些人,則必有一戰!近的,就說眼下,咱們也需要休養生息。”這就與鐘源的話呼應了。

延安郡王跟著附和:“我也是這樣想的!”

章熙道:“既然如此,議和的事就這麽定了。現在說說,怎麽議?”

皇子們已經將條件都提了,霍雲蔚又點了幾條:“還要限制工匠。”比如說造兵器、鎧甲的工匠,送給人家那不是自找麻煩麽?霍雲蔚連木匠都不想給,因為木匠可以造大型的攻城器械。老賀州人,沒見過也聽過長輩講戰爭,這點數他還是有的。

眾人又說了幾條細則,公孫佳道:“恐怕是要與那邊的使者商議的,使者如果拿不定主意,還要返回請示狼主,然後再給回訊。途要經過許多城池,如今戰和未定,最好不要給他能刺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