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議事

朱雄已適應了每天“教導”“大侄女”的生活, 乍被打斷還愣了一下。太子沒有跟他商量,他腳掌在青石板上打了半個旋兒,站正了, 說一句:“那我先回部裏去了。”

太子擺擺手, 很隨意地說:“去吧,別跑, 才下了雪, 地上滑。”

朱雄答應一聲,慢走了幾步,繼而飛快地溜掉了。公孫佳看太子與朱雄說話時口氣輕松又隨和, 足見二人關系不差。心道,那以後辦事就方便了。公事上與同僚意見相左是件讓人頭疼的事情,如果大家都是一個立場,事情就會好辦許多。

太子穩得很。

穩得很的太子對宮廷很熟, 雖然帶著隨從, 仍然能領著公孫佳從最安靜、順暢的路線走到東宮。兩人邊走邊說, 太子隨手指著宮廷中的殿閣說些掌固:“那個是後來建的,這一片就顯得局促了。”

公孫佳道:“旁邊兒倒是寬敞。”

太子道:“那是拆了原先一座樓。”

兩人就在宮裏閑逛, 差不多到了東宮,公孫佳才見識到太子在東宮也是個大寶貝兒, 跟她在自己家也差不多。兩隊人湧了上來, 極有秩序將人迎進去。看到她跟著進來也不驚慌,馬上就從隊伍裏分出一個人奔到後面報信。

等公孫佳跟著太子在小廳裏坐下的時候,招待她的東西也都準備好了。她是女子,與男人所需之物不同,太子妃特意點了兩個侍女站她身邊。公孫佳也得說,太子妃主持這些事是稱職的。

太子擦了把臉, 除了外袍,去了上朝上戴的冠,形態更是放松,問道:“今天朝上議的事,你怎麽看?”

公孫佳道:“最大的事兒也就是官員的輪番考核了,是要趁著這個時候調一調人了麽?”

太子道:“太籠統啦,看來還是沒大看明白。凡考核官員,除了調換,也是能從他們口中問出些下情。這些官員裏,最重要的是縣官,他們是親民官,百姓去哪裏得見天顏?朝廷政令都是經縣官的手,縣官好不好幹系到天下太平……”

公孫佳聽他說了這些,似乎不是暗示自己在兵部考核的時候給安插人?順著他的話說:“如此說來,軍中也是一樣的。”

太子道:“一樣,又不一樣,縣官騰挪的余地大,軍中騰挪的余地小……”

絮絮叨叨說了一陣兒,又有官員要來見太子,公孫佳道:“那,臣先告退,兵部的卷宗我也理得差不多了,以後有的是趕時間來領訓。”

“要考核了,你怎麽還有功夫?”

公孫佳笑道:“我不管那個。地圖、軍械才歸我管。”

太子道:“既然如此,我的話就可以問了。”

公孫佳心道,這是重點了,說:“殿下這麽慎重,不知道是什麽事?”

太子道:“陛下有意讓自家子弟鍛煉鍛煉,岷王已是內定的,這個你知道了,燕王也不甘人後啊!你看我這家裏一個個長得這麽高大了,他們哪個北上合適?”

公孫佳道:“陛下也問了這個問題,我給擋回去了。”

“哦?”

公孫佳道:“殿下面前,我只有真心話。您擔心的還是燕王吧?”

太子沒吱聲,算是默認了。

公孫佳道:“這要這天下還講規矩,東宮就不會有危險,諸王有別的心思就不容於世。只要這天下人還沒發昏,東宮輕易就不能涉險。您問誰,只要他是個正經人都得這麽說。況且,東宮自身也不宜輕舉妄動,像這樣的大事,成了,固然是有功。可對東宮而言,這功勞您想要個什麽賞?賞無可賞。”

太子長嘆一聲:“我說的是二郎。”

“那也一樣,”公孫佳這回沒點章昺和紀氏的名,而是說,“他是您的兒子,是東宮的人。功成他有賞,萬一呢?如何收場?”

“燕王……”太子皺了皺眉。

公孫佳笑道:“您一向睿智,怎麽現在倒鉆起牛角尖兒了呢?燕王算什麽?您擔心的,是他為國立功?且不說如今紀宸眼睛都綠了,沒了紀宸,也輪不上燕王呐!咱們賀州出來的人,是與陛下、與您一路殺到京城的。”

太子也是一聲輕笑:“是啊!我是鉆起牛角尖兒了,你小孩子不知道,這不動聲色的日子,最難熬。安靜,又不能平庸,像是什麽都沒做,又不能真的什麽都不做……”

太子心裏的牢騷也是挺多的,本該最親近的妻兒已在他心裏上了個黑名單,心事不想對他們講,吐露心事都得挑人。

公孫佳聽他說完了牢騷,心道:您這不挺明白的麽?

太子又問道:“東宮之子,個個平庸,好嗎?”

“那不是還沒到時候嗎?”

“眼下……”

“眼下未必是機會。”

“燕王家的大郎能繞過宗正寺,只要燕王出征,上陣父子兵……”

公孫佳很有耐心地對太子說:“那也要他爹爭氣。您想單派皇孫出鎮,也先想一想陛下的心情,如果是去太平地方倒沒什麽,要是北方,為大局著想一次也不能放這麽多生手出去。無論是廣安王還是他的弟弟們,都要配個老將,這個選不好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