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擔當

馬車越來越顛簸, 吳宮人伸手撩開車簾的一角,小心翼翼地往外看去,三角形的視野裏, 一片青翠。吳宮人覺得心裏好像有點事, 又想不起來是什麽。忽然之間,她猛地將車簾整個兒扯了下來!

吳選吃驚, 問道:“阿姐?你怎麽了?”

吳宮人將頭湊到車窗邊上, 大口大口地呼吸著,深深地吸著帶著夏天熱度的空氣,再吐出來。吸氣的時候腰背跟著挺拔,呼氣的時候腰隨意地弓著。喘不幾口氣, 低低地笑了出聲,笑著笑著, 眼淚又落了下來。

吳選湊近了她,將她拖離車窗:“阿姐?”

吳宮人擡手擦了擦眼淚:“我沒事兒,我沒事兒,我好久沒見過人間了。”

吳選低聲道:“九重宮闕, 確如仙境。”

“呵呵, ”吳宮人低笑兩聲, “你不知道。”

吳選與這位姐姐分離十余年,已稱不上熟悉,猶豫著,並沒有接話,換了個話題,問起母親與其他的親人。吳宮人默然:“都死啦。”吳選想起母親,那個慈愛賢惠的女人,總是將家裏打理得井井有條, 從來都關愛他,如今母親也沒了,他不禁悲從中來,放聲大哭。

吳宮人又陪著哭了一場,哭得累了才收了淚,說:“會好的。”

吳選心中更悲,他姐姐也是個柔弱女子,“會好的”這種樂觀的安慰沒有一個字落在實處,如何能好?他自己身上還背著個賤籍,現在知道呂氏才是廣安王的正室,他突然想起來當初公孫佳身邊那個毀容怪人說過的話“只消一封帖子,容太常就能治得吳小郎叫天天不應、喚地地不靈了”。以前覺得這種事落不到他的頭上,他是個小人物,不值當呂氏、容太常對付的。如果算上他姐姐與呂王妃之間的恩怨情仇,那就很有可能了。

吳選身在樂籍,常年行走高門大戶,知道許多內宅的行事,自己個兒也帶點兒內宅習氣,很是擔心呂氏再拿他動手。

但是姐姐現在這個樣子,也不像是個能頂事的,跟她說了,她大概也只是個哭泣。還是等安頓了下來,與計叔父商議吧。或者……

吳宮人也在思索接下來的生活,離開章昺身邊,算是暫時保住了一命。雖然不知道要去哪裏,但是她提的那些條件篩選出來的寺廟,一定是最不起眼、京城內外數量最多的一類寺廟。就算有人有心找她的麻煩,光找她都需要費一些時日。且這樣不大的寺廟,遊人香客也不會很多,盯著她的人也少。

她現在也不知道下面的路要怎麽走,無論章昺最後會不會來接她,她都能夠得到一頓安寧的日子,好好為將來打算打算。還有弟弟,弟弟淪落賤籍,這十幾年雖然有計叔父照顧,終究是荒謬了歲月,趁這段日子,也好叫他重新將書本撿起來。從王府裏支取了不少的錢帛,生計如今也是不成問題的,如何從中截取一部分,至少置辦一處小屋子、幾畝薄田,攢個小康的家業出來作為退路……

吳宮人在宮裏的歲月,最初幾年是與母親等親人在一起的,母親昔年是掌過家務的,不自覺也會教她一些。過過小日子,她還是會的。

車到廟前的時候,吳宮人已經規劃好了未來一兩年內的生活,只要不被打亂,她就能把這小日子過下去。至如章昺的寵愛,他能想起她來,自然是好事,如果想不起來,就當他做了一件好事,將她放生了吧。她就在這廟裏,日日為他頌經,謝他好生之德。

~~~~~~~~~~~~~~

這是座翻新的寺廟,舊有的僧人被打發走了,新的可靠的僧人尚就位,阿姜口中的“張翁翁”雖沒有度牒,卻也暫時管理著這裏。聽到有動靜,他先出來。

計進才先前給這裏又是寫匾又是寫碑,張翁認得他,客客氣氣一拱手:“計先生,這是來進香?”

計進才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我聽說這裏是收留人的?”

張翁道:“是收留我們這些陛下的老家奴的,不留外人。”

章旭從車裏跳下來,問道:“什麽‘陛下的老家奴’?”

計進才趕緊對張翁介紹了章旭,張翁跪下行禮。他是皇帝的老奴,章旭是皇帝的孫子,他比一般的大臣還要恭敬,跪下來將公孫佳建這個廟的理由講了。章旭先就對公孫佳有了一個極好的印象:真是一個心善的好姑娘!

章旭道:“進去說。”

老主人的孫子,要進自己昔年同僚的女兒蓋的廟,就是主子要進奴才家,這是沒法拒絕的。

張翁留了個心眼兒,將他讓到偏房裏去,說:“才修葺的廟,到處亂糟糟的,只有這裏才收拾了出來。”然後才問計進才有什麽事。

計進才聽了張翁的介紹,也有了底氣:“這裏正有一位從宮裏出來的宮人,不知是否夠格寄居在這裏?”

張翁看了一眼吳宮人,連連搖頭:“這裏是留給老人養老的地方,都住了年輕的,老人來了就沒地方住啦。且主人家也沒打算開多久,只要全了當年一段情誼而已。等我們這些老貨都死了,人家也不必再管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