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疑點

小姨媽甜不甜的不好說, 反正大外甥一向眼瘸,就覺得小姨媽是個好人。

余盛絲毫不懷疑金大腿給他的安排,讓每天寫兩頁字他就每天寫兩頁, 甚至不去追問為什麽沒有老師布置功課還要讓他寫字。更不會去向公孫佳詢問, 什麽都沒人教為什麽讓他先寫字。正經人上學, 這寫字還是需要老師先教個筆劃順序、字形結構的。

這孩子對金大腿完全的言聽計從,再反常的地方他也乖乖聽話。反正是金大腿安排的,應該是沒錯的。

公孫佳這裏的理由就更簡單了——她不會教小孩兒。

五、六歲小孩兒發蒙的內容,她壓根沒有概念。她自己的學習經歷比較特殊,完全不具參考價值,就知道提前讓外甥適應一下要上課了, 至於具體如發蒙她也是一竅不通的。

府裏只有一個鐘秀娥能對這件事發表意見, 但她沒意見,她也不會教小孩兒。反正蒙師已經在路上了,就這幾天, 有件事拘著余盛讓他別淘氣就行。

於是這姨甥倆,一個真敢發號施令,另一個也真敢照著執行,闔府上下就沒人發現有什麽不對。他們只是津津樂道於余盛真是個有趣的小郎君,又把鐘夫人給逗笑了。

家裏自從有了余盛, 就添了許多的樂趣。閑下來喜歡聊兩句“余小郎君”,都覺得他挺逗的。

余盛自己還不大覺得,每天努力劃拉兩頁字之類的,寫的時候苦哈哈的, 一旦交上作業之後就開心得跟刑滿釋放了一樣,日日重復這變臉的絕技。當你以為他頭一天苦成這樣,第二天要撒潑打滾兒鬧罷工的時候, 他第二天還是苦著個臉瞎劃拉。

連覺得他不學無術的元崢都覺得他天真得有點可愛了。

不知不覺間,余盛在府裏諸多丫環仆婦眼裏,贏得了越來越高的評價。雖然余小郎君總會說些奇怪的話,有奇怪的想法,這些想法很多是完全沒有可操作性的,但確實不是個魔王。即使做壞了事情,他生氣了,過一陣也就好了。

唯有他的小姨媽心底很困惑:這個外甥不對勁。

人都是有一個大概的性情和習慣之類的,所有行為都基於利弊、性情。一旦行事與性情不符,其中就一定有問題,要麽是利弊發生了變化,要麽是性情。比如一個一直都很謹慎的人,他就不容易會做出冒險的事情。一個喜歡熱鬧的人,他就不可能要求長時間的獨處。如果做了反常的事情,必然會有特殊的原因。

六歲的余盛,他的利益是在公孫佳這個親姨媽這兒的,他也不大能有那個腦子考慮到利弊的選擇,利弊這一條可以排除。

那就是性情出現了問題?

余盛一直以來都是沒有什麽定性的,奇怪的念頭一個接一個的冒出來,沒有一個能夠堅持得住。現在每天定時定點的坐住了寫字?從他的表現出來看,他分明是更喜歡一些奇技淫巧、天馬行空不費力又能出彩的東西,簡言之,對偷機取巧有點偏愛,並不是很喜歡努力用功。

坐冷板凳的耐力?不存在的!

如果有什麽東西是他想要的,早就跑過來跟公孫佳要求了。這種事情發生了不止一次,從要閹豬做飯,到在親戚家裏不許人家打丫環、試圖阻止元崢做奴婢,就沒有他不敢想、不敢幹的。

他怪念頭太多,總是不停的轉,來得快去得也快,平均每個念頭存活時間不會超過三天。去年冬天接他過來陪鐘秀娥解悶,頭一天他就轉了三個主意,其中兩個在第二天他就忘了,因為第二天他又生出來新的主意來了。

公孫佳本來同意了他閹豬的想法,真給他豬來玩,他自己動手能力極差,指導了廚子下刀之下,或許被場面嚇到了,他就又把豬給扔到腦後了。倒是公孫府的廚子覺得這個辦法可能可行,正在摸索經驗。

除了愚蠢逗樂,沒有任何東西是余盛可以堅持下來的。正因如此,公孫佳才要從一開始給他找一個刻板的蒙師來壓著他背書寫字磨他的性子、給他打牢基礎。

這個練字的毅力,它的存在也是違和的!

余盛這表現,跟他一直以來展露出來的脾性是不符的。

即使余盛滿地打滾哭鬧著說不要上學了,公孫佳都不會懷疑這有什麽不對。但是余盛就好像不知道還有耍賴這個選項一般,苦苦壓抑著本性,認真執行著寫作業的指令。據喬靈蕙的說法,一天打這貨八頓,比吃飯的次數都多,也沒能把他打得改了脾性。

余盛身上不可能存在“自律”這種東西,雖說年紀小,性情還可以調教,習慣還可以養成,但在還沒有動手的情況下他的身上出現了違反自身本性的東西,這就有問題了。

外甥出現了“反常”,公孫佳很自然地認為這中間一定“有妖”。

排除掉了“天性”、“受威脅”、“天性沒耐心,但是就喜歡讀書寫字”、“受到余家長輩的囑托”等等受外力作用的選項之後,就只剩下一個解釋——這個外甥本身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