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太興十五年冬天, 吏部尚書史衍與禮部尚書田鏡明的案子終於審理完畢,連同江南大總管路霆一起被皇帝下旨處斬,等不到來年秋天行刑, 便在冬日的暴雪之中滾落一地人頭, 與之一起被砍頭的還有江南水匪頭目劉有道。

田史兩家未有人能逃脫, 皆被判流放,頂著暴風雪離開了京城, 去往遙遠的苦寒之地。

田史兩位夫人前陣子還在為和親的女兒奔波,心疼女兒遠嫁異國,如今卻唯有慶幸女兒出嫁及時,才未能被牽連。

兩部尚書的落馬打破了京城官場的平靜, 緊跟著皇帝不顧年關將近, 使用雷霆手段, 開始清理朝中蠹蟲,那些平日跟著四皇子李慎發財的官員們吞吃了不少江南稅銀, 也都逐一顯形。

他們當初吃了多少, 皇帝便要他們現在十倍百倍的吐出來, 不少官員自己丟命不說,連家眷親族都被牽累。

太興十六年的春天在史無前例的廉政行動之中姍姍來遲, 皇帝連過年的宮案都草草了事,而負責抄家抓人的姜侯大年夜前一日還在外面抓人,還未過元宵節刑部大堂的燭火便又開始徹夜燃燒。

姜侯形同皇帝陛下手中的刀, 指哪打哪,毫不留手。而六皇子便是姜侯的膽, 每當朝中有官員質疑姜侯行為過激, 李恪便在朝堂上把對方罵的狗血淋頭, 質問對方為貪官張目, 可是與貪官沆瀣一氣,給自己留後路?

某官員:“……”

李恪的口才在朝堂之上得到了長足的鍛煉,且有越戰越勇的趨勢。

該官員也很委屈,他覺得當官當得很沒安全感,以前貪瀆至多被罷官回鄉,性命無憂,也能保全家小,運氣好些的還能帶走不少財物。可自從路霆之事爆出之後,皇帝似乎被激怒了,但凡發現官員受賄額度超過正經的官職俸祿,便逃不脫被追究法辦砍頭。

至於殘暴嗜殺的姜侯,已經成為不少持身不正的京中官員的噩夢。

禮部有位侍郎,過去跟在四皇子身邊鞍前馬後的侍候,沒少收路霆送的禮,自從姜侯在京中開始抄家之後,他便夜夜睡眠不好,原本便有一點心疾,竟漸趨嚴重。結果有天半夜聽到外面鬧哄哄的,家中仆從驚慌失措的嚷嚷:“龍虎營來了……”他被驚醒之後心臟狂跳喘不上氣來,掙紮再三痛苦的咽了氣,連大夫都沒來得及請。

更可悲的是,當日姜侯只是帶兵包圍了他隔壁官員的府邸,沒想到嚇破了他的膽子。

此事傳開之後,民間有傳言說姜侯如索命閻羅,但凡犯法的官員在她面前皆無所遁形,甚至還有傳言說姜侯在夢中能通鬼神,世間惡人罪犯皆逃不過她的法眼。

六皇子在朝堂上為姜侯據理力爭,對膽敢咬姜侯的官員毫不嘴軟,噴的對方都快要下跪認錯,但下朝之後在剛剛搬進去的定北侯府正廳坐著喝茶,卻對姜侯嘲笑不已:“原來姜侯在夢中能通鬼神斷善惡,確有其事。”

民間百姓不知內情,對於朝廷的動向胡亂揣測,只會假借鬼神議論紛紛,然而朝中官員卻無有不知,刑部尚書田濱恨不得站在宮城最高處對外誇他手下的得力幹將——堆積如山的官員貪瀆案落在刑部,若無勤勉而效率奇高的獨孤侍郎相佐,他就算是留宿在刑部半年都清理不完。

姜侯在前面沖鋒陷陣,而後期的審理定罪都由獨孤默帶人主理,禮部的鄧老大人派出手下跟在姜侯身後清點貪官家財,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能送去給六皇子的珍寶閣出手之物便記档等著收銀子,而成箱的金銀錠直接搬進國庫。

鄧老大人每日紅光滿面,聲氣高壯,心情也越來越好,就連頭發似乎都多了幾根,連老鄧夫人在各家官眷舉行的春宴之上也對外宣稱她為老鄧大人尋來的生發妙方效果驚人,若有所需盡管開口,而老鄧大人則將此事歸結於心情舒暢禿發才能再生。

暮春三月,京中人事浮沉終於漸定,獨孤閣老趁勢推出了官員考成法,先從改革吏治入手,糾正官場弊端。

考成法由各衙門長官把各部屬官在一定期限內完成的公務登記造冊,一式三分送往六科和內閣作為備案,以便查考。而朝中官員與地方官員按月考核,按年總結,對地方官員的考核重點還有一部分落實在地方稅收之上,無形之中也增加了國庫的稅收。

若有地方官員對治下民亂瞞而不報者,不體恤百姓者,皆有相應的懲罰等等。獨孤閣老借著姜侯剛剛落下的刀鋒在官場之上推行新政,竟意外的並未受到多少阻力。

四月中旬,定北侯姜不語向皇帝提出回幽州上任,皇帝對她在京半年的表現極為滿意,剛剛同意她離京回北境,西境傳來緊急軍情,西戎舉兵來犯,已經連占大淵三座城池,其中運城與永泰城的守將羅清與林長勝皆為國捐軀,而靈州城的守將白聰聞聽西戎兵至,竟望風而逃,棄城而去,將數萬軍民置於西戎人的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