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龍德殿內, 皇帝帶著身邊重臣接見了前往江南的一行四人。

鄧嶸人還算精神但老了好幾歲,年歲不饒人,旅途勞頓也有些招架不住。

皇帝憐他老邁下令賜座, 鄧嶸謝恩之後才坐了下來。

皇帝的目光從顧勇、獨孤默身上一一掃過, 最後終於落在姜不語身上, 帶著些審視與打量,細看還是想笑, 指著她道:“你頭一回入京押著北狄汗王子等人,第二回 就把朕的江南大總管給拉下馬來,說說吧,讓朕怎麽賞你?”

獨孤玉衡上一次在牢中, 與姜不語無緣相見, 此次算是頭一回見到她, 但見姜世子身形修長,雙眸璀璨如星, 大約常年習武的緣故, 雖然生的一副風流俊俏的模樣卻雌雄莫辨, 笑起來透著說不出的討喜。

但見她躬身笑道:“微臣這幾年在江南做點小生意,在路霆的手裏也深感小民生計之艱難, 陛下能用得上微臣,微臣已是滿心歡喜。更何況路霆伏法之後,微臣的小小商行與江南千千萬萬之小民共沐天恩, 哪好意思跟陛下討賞?”

獨孤玉衡心道:這話說的討巧,既點出了自己忠心為國, 又誇了皇帝的英明, 痛下決心整治腐敗的江南吏治, 不止是她, 連江南百姓也記著皇帝的恩德。

皇帝上了年紀之後也更喜歡聽臣子誇贊,這話可不說到他的心坎裏去了?

他想起兒子清冷孤僻的性子,再見著這麽一位煙火氣十足仿佛在紅塵裏滾了十八遭的世子,心下不由暗贊兒子本事不大倒是眼光極好,也不知道他兩人在一處,是他那固執的兒子拿捏了姜世子,還是八面玲瓏的姜世子拿捏了自家兒子,想來很是熱鬧。

果然皇帝聞聽姜世子之言便露出一點笑意,卻又收了回去,忽板起臉來道“你可知江南之事,朝中彈劾你的折子堆成了山,都道你不改征戰殺伐之氣,連官場上的同僚都可舉刀相向,你自己怎麽說?”

獨孤玉衡心中暗笑,陛下這些日子可是誇了姜世子不下十來次,沒想到人到了眼面前卻板起面孔要訓,這不是逗她玩嘛。

至於其余幾位重臣,禮部尚書當年是二皇子的心腹,後來轉投四皇子,吏部尚書更是與四皇子私下交好多年,還當那些彈劾的折子起了作用,皇帝終於下定決心要收拾姜不語了,皆不由面露喜色,惋惜四皇子今日身體不適未曾來朝。

刑部尚書田濱對世子頗有好感,只因有姜世子護佑,他手下的得力幹將獨孤默才能折在江南道,他不但可以向閣老好生交待,連帶著刑部也在此案之中大大的露了回臉。

兵部與工部尚書還是趙躬下台之後才提拔起來的,平日各盡其職,但前者曾特意深入了解過姜世子的戰績,對上年輕有為的武將天然帶著好感,而工部尚書只喜歡腳踏實地幹實事,不喜歡勾心鬥角,對於朝中彈劾姜不語之事壓根未曾入心。

偌大一頂嗜殺的帽子扣下來,姜不語心中嘀咕:難道不是奉您老之命我才敢殺人的?不然我是嫌自己活的不耐煩了?

她面上卻極為平靜,禮數倒挺足,雙膝落地便跪了下來,叩頭道:“微臣

只知國有國法,為官者欺壓百姓貪汙瀆職視人命如草芥,理應按律處置。至於彈劾的折子,陛下若是同意,微臣倒是願意與彈劾之人對質,以免他們都覺得微臣濫用公權力隨意殺人。”

“你倒是理直氣壯,可見也沒錯殺。”皇帝也不叫她起來,笑道:“朕總不能讓你白跪,姜不語聽旨——”

大監廣田立時便捧了一卷聖旨過來,可見是早就擬好的,只聽得他尖利蒼老的聲音在殿內響起:“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定北侯府世代忠良,今有定北侯遺珠姜不語,俘北狄汗王,破北狄騎兵,解北境之困,平幽州之亂,剿江南之匪,清官場之亂,忠君體國,屢立戰功,雖為女兒之身,卻有偉丈夫之志,巾幗不讓須眉,特令爾承定北侯之位,掌幽州軍,鎮守北境,欽此!”

姜不語“……”

新上任的定北侯愣愣跪著,腦子裏只有一個念頭:您老耍我?

殿內眾臣除早知真相的獨孤父子之外,其余皆愣在了當場。

廣田小聲提醒:“姜侯接旨謝恩。”

姜不語機械的叩頭謝恩,接過聖旨跟早就抄上去的定北侯之印,心中百感交集,待到終於反應過來之後,忙又重新跪好再磕了個頭:“微臣謝主隆恩!”

這個頭,不是為著她自己,而是為著姜氏數代駐守北境的先祖們。

她自己在過去四年裏過的非常安適自在,就好像人生脫軌之後闖入了另外一個世界,然而有些事情是命中注定,她身上流著姜氏的血,就只能擔負起姜氏鎮守北境的重任。

皇帝心中似乎也是感慨萬千,此刻便親切道:“姜侯快快請起!”又笑道:“方才朕同姜侯開個玩笑,你不會罵朕老糊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