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姜不語很是不滿:“怎麽能說是缺德主意呢?我可是正經八百為別人著想的。”她轉而對穆靖道:“既然路大人這麽想要你前去拜見, 不如穆大人就去向路大人投誠,順便看看他要跟織造局開出什麽條件,也好讓陛下知道他的江南道大總管多富貴, 說不定富可敵國, 家中積財比國庫還要豐裕呢。”

穆靖:“……”

“當然這事兒也不必急於一時, 當務之急是先找知府衙門報案。”她對蘇州知府的辦事能力實在很是嫌棄:“我知道可能沒什麽大用,不過還是要報一下的。”

於是繼上次侍郎大人被刺殺一案之後, 喬大人迎來了今年第二次大張旗鼓的報案,兩名剛剛從昏迷之中醒來被包紮的跟粽子一樣的親衛們被拉在板車裏一路招搖過街,但有路人問起自有人負責告訴百姓。

“哦,我們織造大人家的兩位小公子被人劫走了, 連親衛都被打傷, 您老瞧瞧, 只剩一口氣了,也不知道多大仇要下死手, 我們趕著去知府衙門報案。”

“什麽?這幫人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劫織造大人家的孩子?您老有所不知, 前段時間欽差大人不都被刺傷養了許久?劫織造大人家的孩子也沒什麽不敢的, 說不定這幫人連天都敢捅個窟窿,也不知道背後有誰撐腰呢?”

“大人家孩子長什麽模樣?”穆大人家的隨從一臉悲痛的從懷裏掏出孩子的畫像:“喏, 雙胞胎兄弟,就長這模樣,您老要是見到了還請去織造府告一聲, 若能幫著找到孩子,賞銀五百兩……”

——世子爺說了, 群眾的力量不容小覷。

蘇州府以絲織業為生的百姓不少, 大家不約而同便想起前段時間還吊著受傷的膀子四處走訪織戶的欽差大人, 以及自上任之後便減免了上任織造隨意征加許多雜稅的穆大人, 聽說這兩人聯手為織戶謀福祉,連織工都能拿到織造府的工錢了,可是難得一見的好官。

不說穆大人官聲極佳,就是為著賞銀,也有不少百姓心動了,開始四下發動親友留意畫像中的孩子。

報案的人還沒到達知府衙門,蘇州府已經傳開了,百姓對喬大人的能力不免要質疑,都在私下議論:“這可是三個月之內的第二起惡□□件了,喬大人也太沒用了吧?”

喬智遠接到報案的消息,臉都綠了,他聞到了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但當著受害者穆大人夫婦,總不能出言責備他們不該報案,只能暗道自己倒黴,神仙打架凡人遭殃,還得好言好語先把人哄住,並且承諾一定全力追查孩子的下落。

穆靖前來報案不過走個過場,與其指望喬智遠,還不如指望世子爺來得靠譜,不過該有的“禮數”還是要有,他痛心疾首道:“蘇州府本是富庶繁華之地,沒想到治安如此之亂,本官給陛下上折子一定要稟報此事,還望喬大人加強安防緝盜,以免再出現這種事情。”

喬智遠:“……”

——又來威脅他!

——上次獨孤默被刺殺也是這招,他今年在皇帝陛下的禦案都掛了兩次號了!

喬智遠的心都涼了。

隨著無為車行與鏢局四處尋找孩子,織造大人懸賞緝兇一事也傳揚開來,不少日子過的緊巴的普通百姓聽到消息,還特意去尋兩孩子的畫像來看,期望能有機會領到這筆賞銀。

與此同時,一輛普普通通的馬車駛進嘉興,停在了城內一處巷子最裏面的小院門口,有人從馬車上抱下兩個熟睡的半大小子,孩子身上被裹的嚴嚴實實,緊跟著還有人從馬車上拖拽下來一名昏迷的中年男子,被一並弄進了院中。

院門要關的時候,恰逢鄰居劉大娘買菜回來,好奇的張望了一眼,只看到兩名大漢懷中各抱著個半大小子,沒瞧見孩子的模樣,倒是被抱著孩子的大漢回瞪了一眼,只覺得那兩人眼神兇狠陰冷,嚇的忙忙回家。

劉大娘平日便愛閑聊,對左近各家的情況都摸的一清二楚,她家對門這處宅子空置許久,也不見有人搬進來,新搬了鄰居進來,若是尋常百姓家自然要同對門打好關系,沒道理見到對門好奇張望還隱有驅趕之意的。

她關了院門便同家中兒子媳婦念叨:“新搬來的鄰居好兇,全都是精壯漢子,倒有兩人還抱著半大小子,我不過多瞧了一眼,便要吃人似的,鬼鬼祟祟不像好人。”

劉大娘不過憑白抱怨一句,沒想到入了兒子的心。她兒子劉根生剛從碼頭上幹活回來,一聽頓時驚道:“娘,多大的小子?你可瞧見孩子的模樣?”

“眨眼的功夫,哪裏瞧得見。”劉大娘細想:“不過好像還有個昏迷的男人,一看就不是好人。”她隨即也想到這兩日剛剛在嘉興城內傳開的消息,說是蘇州織造大人家的兩位小公子被人劫了,若能助織造大人找到兒子,賞銀五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