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洪內官的私帳之上記錄著他入織造府多年經自己手的織綢, 歷年上繳宮□□計一百九十七萬匹,各任官員分利一百三十萬匹,內有翔實的記錄, 蘇州知府喬智遠自然也位列其中。

唯獨讓獨孤默與姜不語不解的是, 內中分利最多的一位沒有名字, 只標了一個大字。

兩人猜測半天,覺得此事隱秘, 不好到處去問,放著現成的喬大人不好浪費,這才盯上了他。

姜不語翻開帳本好幾本,依次指給喬智遠:“喏, 這位‘大’所指的是誰?”

喬智遠面露恐懼, 仿佛觸到了什麽禁忌, 姜不語長劍不客氣的往前送了下,威逼利誘:“喬大人, 我們也沒什麽別的事情相求, 只想麻煩你幫我們看看帳本, 但你可要想清楚了,若是能戴罪立功, 將來我與侍郎大人都會在陛下面前為你美言幾句,你若是拒不交待,那不好意思了, 龍虎營的人此刻就在衙門外候著,今天你就可以自摘烏紗去牢裏候著了。”

“大……大應該是江南道大總管路霆, 不知道兩位聽說過路大人沒有?”

姜不語對大淵除北境九州之外的官員其實並不大熟悉, 見喬大人有意配合, 便撤了架在他脖子上的長劍, 一臉茫然的回看著喬智遠,而獨孤默對路霆略有耳聞,不過百聞不如一見,說不定能說出些他不知道的東西,便也沒吭聲,任由喬智遠發揮。

“路大人年過半百,最早也是以軍功起家,擊退了來犯的百越,十幾年前調來江南道,原來還做過刺史,一步步爬上來做到了江南道大總管,節制江南十三郡,但他還有個身份,四皇子的親舅舅。”

四皇子李慎如今在京裏權勢日盛,在朝中力壓皇太孫,一呼百應,沒想到背後還有這樣一位大靠山。

喬智遠能坐穩蘇州知府,想來也沒少在這些事情上下功夫:“四皇子十來歲的時候親娘路妃便難產而亡,而他與生下來的小公主一起被養去曹妃身邊撫養。曹妃娘家勢弱,但四皇子能在京裏拉攏朝臣,全靠這位路大總管。江南道官員之中隱秘的流傳著一句話,說是路大總管……是四皇子的錢袋子。”

姜不語:“……”

獨孤默:“……”

喬智遠覷著二人臉色,心道你二人只會拿我來出氣,能撼動路大總管這棵大樹才算本事,更要多透露一點內部消息。

“路大總管節制江南十三郡,保江南一方安寧,每年還會帶人巡視各地,剿匪平叛,勞苦功高,各處每年多孝敬他一些也是應該的,除了織造局,連鹽茶稅銀都要經過他老人家的手……”

姜不語嘲諷道:“那他老人家可真是勞苦功高,連燕子蕩的水匪都不能平定,行船的商家出門還要選日子,以免遇上水匪。”

喬智遠顯然對這位路霆大總管畏懼甚深,說起來滿面敬畏,甚至還勸他二人:“路大人脾氣不大好,聽說他治軍甚嚴,當年帶兵打百越的時候,將士但有小過即便誅戮。這些年在江南道,各州郡官員但有不服從管教者,受辱挨打者不知凡幾,倒有人上書朝中,最後不過落得個罷官回鄉的下場。江南官場至今無人敢忤逆他,除了掌東南水兵的威武侯裴宣除外。”

姜不語敲著洪內官的私帳沉吟不語,喬智遠心道果然嚇住了,到底還是年輕人沒什麽見識,也就在他面前耍耍威風,遇上老辣的路霆定然要吃虧,他原本驚惶的心情也漸漸平定了下來,道:“江南道上但有官員上任,都要前去拜訪大總管,兩位初來乍道知其中深淺,最好還是去拜訪一回路大總管比較好。就算是真要清查,若得大總算首肯定然能事半功倍。”

“這麽說,我們還得感謝喬大人提醒?”

喬智遠:“世子爺客氣了!”

獨孤默與姜不語前腳去了蘇州知府衙門,後腳便有人上織造局找穆請,提醒他既然將織造局諸般事宜捋順,便該動身前往杭州拜見江南道大總管。

穆靖很是詫異:“織造局隸屬內庭司,不屬於地方官衙節制之內,為何我要去拜訪江南道大總管?”

來人正是喬智遠手下同知曹遠,他生就一副憨厚的面貌,乍一看是個老好人,但暗示穆靖送禮的手法卻極為老練:“織造局雖隸屬內庭司,但活兒都是當地織戶在幹,這就影響了本地稅收,織造大人總也要給大總管一個交待吧?”

穆靖氣笑了:“曹大人的意思是讓我給大總管送禮?這不是教唆我行賄嗎?”

“穆大人這話說的就有些難聽了。”曹遠惱他不識趣:“路大總管勞苦功高,我們做屬官的不過適當表示表示,說什麽行賄?我可是提醒過了,穆大人將來可別後悔!”

穆請還沒見過公然索賄的,曹同知長著一副老實面孔,沒想到肚腸曲裏拐彎看不到頭:“多謝曹大人提醒,好走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