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姜不語以六皇子幕僚的身份重回幽州大營, 樂壞了營中將士,不過很快他們便笑不出來了。

李恪不通軍務,雖掛著掌軍的名義, 但實際入營沒幾日, 萬事沒有理順, 連營裏的刺兒頭都不曾收服。

眾將士自從知道他的真實身份,見面倒是挺客氣, 禮數半點不錯,仿佛原來在營裏按著他打的那糙漢子們集體偷偷惡補了禮儀課,尊卑有別,但也疏遠得厲害。

李恪甚至有點懷念他被營中將士們按著苦練的那段日子, 辛苦是辛苦, 但大家打成一片, 也快活得緊。

他從小到大,都從來沒有過那樣無拘無束不分高低貴賤的自在日子。

姜不語入營之後, 各營將士聞訊而來, 將議事廳堵個水泄不通, 熱烈歡迎她回到大營,七嘴八舌跟捅了一窩馬蜂似的。

萬喻跟柴滔屬於情緒內斂些的, 才說了兩句便被蔔柱扒拉到了一邊,他激動的拍著姜不語的肩,熱情歡迎她回營, 李恪覺得自己的肩膀疼的厲害。

其余各營與她相熟的校尉士兵們能擠進來的都激動的擠了進來,不能擠進來的便堵在門外, 都想覷著空子與姜不語說幾句話, 尤其宿全塊頭又大, 嗓門又高, 一路從外面擠進來,笑的跟個二傻子似的,語無倫詞的說:“爹!您可算是回來了!”

哪料得姜不語板著臉在他的大頭上狠狠敲了一記,在宿全委屈的說:“您打我幹嘛”的疑問聲中,她殺雞給猴看,罵道:“現在難道不應該是操練的時辰嗎?你不在校場練習,跑來議事廳做什麽?是不是覺得六殿下被你打敗過,所以才不拿他的軍令當一回事?”

她這句話落地,議事廳裏一半人都閉上了嘴巴,還有憋著笑一臉懷念的將士,似乎被她敲打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自金守忠謀逆之後,營裏追隨他的一部分附逆要麽死於叛亂要麽被打入牢房,剩下的各營皆有折損,再加之姜不語入獄數月,群龍無首,人心渙散如同一盤散沙,李恪不熟軍務,幽州大營已經許久未曾整肅軍容。

柴滔跟萬喻猜出這是姜不語幫著李恪立威,忙識趣的向李恪告罪,蔔柱掌著先鋒營多年,又是個粗豪漢子,態度陳懇及時認錯:“聽聞世子——不語賢侄入營,末將高興過頭,忘了軍紀,還請殿下責罰!”

李恪還想與這幫將軍們打好關系,再說他們皆為著姜不語而來,而姜不語為著幫他,拿自己最疼愛的傻兒子立威,他自然領情。

“下不為例!”

有三位大將軍帶頭,其余眾人雖有一肚子舊要敘,也知趣的撤了,當日幽州大營上空便響起了練軍的號子,李恪掌軍頭一回聽到,倍感好聽,坐在議事廳感嘆:“一輛馬車換來一名得力的軍師,也算值了!”

被他抓來就職的姜不語驚訝道:“莫非殿下還想賴了小人的報酬?”

李恪:“姜大爺馬上便要向外出售改良馬車,說不得過些日子幽州的車行都要被你給擠垮了,難道還缺銀子?”

姜不語:“殿下可得考慮清楚了,做白工跟拿銀子幹活的效率可不一樣。”

李恪笑罵道:“財迷!不會少了你的銀子,行了吧?”

有了姜不語入營敲打,沒兩日幽州大營便恢復了往日的操練,而她帶來的三位帳房效率奇高,還有數名文書核實軍籍武器庫糧草,將金守忠留下的爛攤子歸攏起來分輕重緩急處理,但凡令李恪為難之事交到她手裏,便應對得宜,竟使他高枕無憂。

李恪感嘆:“其實父皇讓本王掌幽州軍完全是趕鴨子上架,你才是執掌幽州軍最合適的人選。”

姜不語攏著身上的狐裘,笑道:“我從出生便被寄予厚望,困在幽州不得動彈。如今無職一身輕,待得殿下諸事理順,我還想離開幽州,到處去走走。”

李恪極力挽留:“你還是別走,不但本王舍不得你,便是幽州軍中將士們從上到下也盼著你能留下來。”

來年開春,京中傳來消息,金守忠被判淩遲,其余附逆及十二歲以上的男丁皆被判斬首,女眷沒入教坊司。

瘋了的二皇子免去一死,卻被圈禁在二皇子府,終身不得出。

與此同時,趙躬及其朝中的黨羽首犯皆被判斬首,皇帝念其多年辛勞,而他的兩子外放任職,三兒子趙明悟平日不涉朝政,免去趙躬三子死罪,連同其家眷全部發配嶺南。

趙芳菲聽到消息的時候在別院裏大哭一場,提起想要去嶺南,被她的奶娘極力勸住了。

等到二月初,姜不言在疼了一天一夜之後生了一個兒子,鄧府喜添新丁,除了親爹鄧嘉毓高興瘋了,見人就發賞錢,連鄧刺史夫婦也樂的合不攏嘴,對於兒媳婦身份帶來的芥蒂也煙消雲散了。

再說姜不言早與逆犯切割清楚,還是皇帝下旨意允準,而姜不語雖然淪為庶民,卻依舊是一副財大氣粗的模樣,洗三的時候親自押著一車禮物前來,大大為姜不言撐了一回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