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六皇子的到來為獨孤默帶來了好消息。

“殿下可以想辦法帶我去見父親一面?”

獨孤玉衡入獄兩年, 上次父子相見還是在獨孤默被流放之前。

李恪道:“欽天監選了吉日要在宗廟舉行獻俘大典,到時候朝中官員皆要前往宗廟,我安排人帶你去見獨孤大人。”

獨孤默鄭重向他行禮:“多謝殿下為我父子多番奔走!”

李恪冷哼一聲:“行了, 你我之間不必如此客氣。你只要往後離定北侯世子遠一點就行, 省得被他給拐帶壞了。”

獨孤默苦笑解釋:“世子只是貪玩而已, 她真的不是殿下想的那樣好色風流。”

李恪有點生氣:“行了,我知道你維護他, 但也要適可而止。真不知道你在幽州都經歷了些什麽,竟轉了性子,同這種風流子弟也能攪和到一塊去。”

舉行獻俘大典的當日,定北侯父子與柴萬幾位一大早就起來了, 摸黑往宮中去等候, 直等皇帝出行, 與一眾皇子宗親勛貴大臣隨侍在側,前往宗廟。

北狄大汗與二皇子, 連同其手下部將坐著囚車也隨行在後, 大約是為著大典之上好看些, 牢房的獄卒還打了清水,容許這些戰俘整理衣冠儀容, 至少把手臉洗幹凈,頭發束齊了。

祭祀的時辰都是算好的,到得宗廟之後, 皇帝帶著太子先行在高台祭拜,其余官員跪在台階之下, 頂著初生的朝陽由禮部官員宣讀祭文。

定北侯父子居功至偉, 今上特令二人跪在皇子宗親之後, 極為靠前的位置。

金不語原本抱著見識的念頭精神百倍, 哪知道跪在宗廟前聽著禮部官員跟唱詩似的念著佶屈聲牙的祭文,竟被念的昏昏欲睡。

與此同時,獨孤默喬裝偽飾之後坐著馬車到達天牢,自有六皇子為他聯系的人正在門口等著,將帶著兜帽遮住大半張臉粘著胡子的獨孤默帶進了天牢。

那人約莫四十來歲,穿著獄卒服色,小心引著他在天牢內匆匆而行,壓低了聲音叮囑他:“公子切記長話短說,今日上官皆去參加獻俘大典,但也保不齊幾時回來。”

獨孤默悄悄向那人塞了一張銀票,那人推拒:“殿下吩咐過的事兒,小人哪能收銀子?”

“勞您費心了,一點茶錢而已。”

那人見推拒不過,這才收了銀票,一直引著獨孤默走進天牢最裏面,又下了一層石梯,才在一處地牢裏見到了獨孤玉衡。

獨孤玉衡兩年未見日光,面色透著股不正常的白,待獄卒打開牢房的門,獨孤默揭了兜帽進去跪下叩頭,才從熟悉的眼睛上認出了長子。

“阿默?”

“父親,兒子不孝,來晚了!”

獄卒鎖了牢房門,轉身悄然離開。

獨孤玉衡遠離朝堂兩年之久,偶爾從來探監的獨孤夫人那裏聽到一言半句還不辨真假,萬萬沒料到長子竟然能活著從幽州回來,一時情緒激動,父子倆雙手牢牢相握,眸中驟然湧起濕意。

“你被赦還了?”他忽而自嘲道:“為父坐牢竟是坐得犯蠢了,我兒若是被赦還,何至於還要蒙頭遮臉前來探監?”

待聽得獨孤默是因著定北侯入京獻俘而被世子夾帶進京,頓時大驚失色:“糊塗!為父在牢裏暫無性命之憂,陛下若有處死的旨意,恐怕兩年前便下旨了。你卻不該魯莽進京,若是泄露了消息,平白牽連了定北侯世子。他們武人的功績是拎著腦袋在戰場上拼來的,怎可輕易趟進京裏的渾水?”

獨孤默含淚道:“兒在幽州日夜懸心,掛念父親安危,是兒子魯莽了。”

他環顧地牢,雖氣味不好聞,但床褥整齊,談不上多潔凈,倒不至於受凍,而牢內竟還有一方書桌,擺著筆墨紙硯,而其父瞧著消瘦卻精神尚好,便知沒受什麽大罪。

獨孤玉衡早就想得明白:“陛下也知國政蘼爛腐壞,但年紀已大無法對著跟隨了自己多年的重臣下手,又怕將來難以制衡,所以才留著為父的性命至今,總有起復之日,我兒不必憂心。”

宗廟獻俘大典正在舉行,半夢半醒的金不語在禮部官員退場之後,低頭悄悄打了個大大的哈欠緩解困意,見北狄俘虜拖著沉重的腳鐐向大淵皇室宗廟行跪拜之禮,許多官員心中都忍不住有點激動,仿佛在北狄可汗的下跪之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悅,就連高台上的今上也微笑著,心情不錯。

變故來得極快,就在北狄俘虜離皇帝與太子還有十來個台階的時候,原本負守衛之責的禁軍之中竟忽然沖出來兩人,拔劍向著高台之上的皇帝與太子沖了過去。

太子落後皇帝一步,侍候的宦官宮人全都留在了下面,只父子倆人處於最高位置,眼睜睜看著刺客上前,只聽得四周驚呼不斷,許多官員親貴都還未反應過來依舊跪在原地,太子只猶豫了一瞬間便沖了上去,挺身擋在了皇帝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