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4/7頁)

起先只是宴飲,後來因著義忠親王被當今駁斥了黨結之事,那些人的行事便開始悄悄的,狎妓是不敢在明面上進行了,他們便想出些新花招來,也就是到寺院道觀裏。

許是當著漫天神佛苟且更加刺激些,這一行竟十分的火熱。

許多明面上幹幹凈凈的寺廟道觀一到夜裏就是男盜女娼的窩。

靜和那一個便是。

秦婉幾欲作嘔,忙問:“那其余的女孩兒?”

林風起嘆氣:“有些是被人販子拐來的,有些是父母自願賣了的,多半都被糟蹋了,那裏頭除了年紀小一些的,便是長得清秀些的道童都沒法逃過,都叫人淫了個遍。”

秦婉沉默,半晌說:“也是可憐,往後也沒個著落。”

她又問起譚氏。

林風起更加搖頭:“現在的律法想讓譚氏把女兒要回去,實在太難,畢竟講究子孫血脈,只怕王舉人不願,王家村的村長、裏長、族長都會不願意。”

其實還不止。

因著這案子實在有幾分離奇,審案的時候來圍觀的人有不少,來帶著這案子在姑蘇城裏頭都十分有名。

那些圍觀的百姓在聽案子的時候或許會覺得譚氏可憐,靜和可憐,王舉人可惡,可要是將靜和判給了譚氏,他們又絕不會同意。

姑蘇的鄉紳們必定是不願意見到靜和被判給譚氏的,若是這案子真是這樣的結果了,那他們家裏那些個姨娘太太、寡婦之類的,都打著合離的名頭到官府求著將那些孩子判給自己,那他們的血脈就會淪落在外。

這是那些大家族的族長不願意也不可能看到的。

林風起頭疼:“這是個大事兒啊!”這才是他暫時不願意告訴大家譚氏的女兒已經找到了的緣故。

事實上他說的沒錯,姑蘇城裏的鄉紳望族都在關注著這個案子,他們支持譚氏合離,可也不願意讓譚氏找回孩子。

秦婉只能說:“先讓他們母女見一面吧。”

#

過了幾日,秦婉便安排了靜和與譚氏在莊子上見面。

因著不能走漏消息,當天莊子上的人能撤出去的都撤出去了,只有她帶著林渙,用的是修整的借口。

靜和溫和內斂,且年紀比林渙他們大一些,和他們相處的時候就像個溫柔的大姐姐一樣,讓林渙他們三個很喜歡她,因此,林渙對她的事兒很是關注。

直播間的人也很在乎。

然後他們就看見林渙抓耳撓腮地坐在椅子上,眼睛頻頻地看向外面。

【斤斤計較:這一刻,歡寶猴哥附體了哈哈。】

【一言不合:笑死,歡寶你實在想看,站窗口不就是了?光明正大地看,人家不會說什麽的!】

【心上人:別鬧,歡寶根本沒有他家窗台高好嘛。】

林渙氣鼓鼓,明明他和窗台一樣高!哼!

他才不要跟他們說話呢,他要去看靜和姐姐。

於是,自我安慰成功的林渙默默地鉆到了門口,誒,我探頭!

靜和正對著門口和譚氏面對面,一眼就看到了悄咪咪探頭的林渙,頓時就想笑。

然而她目光落在對面局促的譚氏身上,那笑又收了回去,靜靜地垂下了眼。

譚氏不住地打量著靜和,半晌才哭道:“高了,也瘦了。”

很奇怪的,明明只是一句特別特別簡單的話,卻讓人心酸的想落淚。

靜和使勁兒憋住的淚水暈在了眼眶裏。

母女兩個相看淚眼。

【白菜豆腐腦:……草,我眼淚要下來了。】

【心上人:嗚嗚,我年紀大了,看不得這種戲碼。】

林渙也眼淚汪汪的。

約莫對看了一炷香的時間,譚氏才擦了擦眼淚,將自己帶來的一個竹籃子拎到身前:“娘先前給你做了鞋襪,想著哪天將你找回來了你能接著穿,也不知道現在還合不合腳。”

她將那籃子上遮著的布掀開。

林渙借著鏡頭作弊,往那籃子裏一看。

只見裏頭塞了十好幾雙做好的鞋襪,各色的都有,從小到大堆在籃子裏,鞋底子都是千層底,縫得密密實實的,有些鞋面兒上還繡著花花草草的,每雙鞋面的用料都不同,都是嶄新的,看著做工都是出自一個人的手筆。

這滿滿一籃子,都裝著沉甸甸的愛意。

靜和從裏頭拿出來一雙細細端詳著,她在那臟臭窩裏呆了兩年,前一年的時候還是替身,那會兒主家送來的鞋襪都是綾羅綢緞的,按說穿得很是舒適合腳,可這會兒捧著這雙娘親給自己做的鞋,她連從前穿的那雙鞋的鞋面是什麽色兒的都忘了。

她撫摸著那一雙雙鞋襪,問:“這都是娘做給我的?”

譚氏點頭:“從前你不在家,我沒事兒的時候就做鞋,兩年裏竟也做了這麽多了,只是不知道合腳的有幾雙。”

【青青:啊,這是想起女兒就做一雙鞋嗎?這種千層底沒有機械純手工的話要縫好久吧,估計要兩三個月一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