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6/7頁)

胤祐時常與他們混在一起,對他們了解了許多,也學到了許多。

他們在各地的職責很復雜,除了備戰之外,還要負責城鎮巡防。士兵為世兵制,父親死了,兒子補上。

因此,他們之中就隱藏著許多頗有來歷的士兵。胤祐就結識了一位來自少林寺的俗家弟子,一手少林拳法在軍中無人能敵。

這胤祐能放過他嗎?赤手空拳跟人比試一番,最後差點被教做人,幸好他反應夠快,腳下步伐虛晃一招,險險地躲了過去。

七阿哥走到哪裏,都能與人打成一片,建立起良好的關系,上到主帥,下到士兵,連馬匹都喜歡他。

如此,又過了兩日,終於,噶爾丹的大軍距離昭莫多已經不足五十裏。

費揚古、孫思克和殷化行三位將軍開始召集部下商議如何禦敵。

胤祐自然也在一旁聽著。到了這裏,他倒是很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眼前這些人都是身經百戰的大將,可不是阿爾尼、裕親王、恭親王那些只會紙上談兵的王親。

胤祐學到的那點理論知識,一點也不敢在他們跟前賣弄,只會在心裏默默地籌劃,然後認真的聽著。

看看諸位將軍提出的意見和方案跟他想的是否一致。

而後他發現,自己果然沒有給張勇將軍丟臉,自己想的,與他們商議出來的戰略戰術大差不差。

“碩岱,阿南達聽令!”費揚古開始點將,這兩位一位是滿洲正白旗先鋒統領,一位是蒙古正黃旗都統。

兩人雙雙出列,對大帳正中的費揚古抱拳道:“末將在!”

“你二人率領部分輕騎出陣,即刻下山,迎著準噶爾大軍的方向而去。切記佯裝出疲憊無力的模樣,誘使噶爾丹向西邊追過來。”

“末將聽令!”兩位都統紛紛領命而去。

胤祐在一旁琢磨,不知道噶爾丹會不會上這個當。

不過既然費揚古將軍這樣安排,那就一定有十拿九穩的把握。

首先,就如胤祐之前對孫思克將軍所說,噶爾丹迫切需要這一仗來扭轉他現在的局面。回不去天山一帶,就只能逼迫康熙交出喀爾喀蒙古部眾,在漠北發展。

他想要打仗,就算知道前方可能有詐,也是必要賭這一把。

是否真的會上當,就要看費揚古將軍接下來還有什麽安排。

胤祐在心裏想,而後將噶爾丹胤祐到山前,他們便一哄而散,隱沒進叢林裏不見蹤影。

此時噶爾丹必不敢冒然上前,一定會觀望。

此時,噶爾丹會看到山上的清軍並不多,只是零零星星那麽幾個,倉皇逃竄,就會以為費揚古的西路大軍補給不足,糧草短缺,此時已經撤退。而山上這些人是因為掉隊才躲避至此。並不知道,費揚古早已經在上面等了他十來天,體力充沛,一切準備就緒。

事情就如同幾位將軍站前預想的那樣,噶爾丹果然上當了。

這一日,胤祐胤祐換上鎧甲,一直跟在幾位將軍身旁。不久之後,就聽到有人來報,說噶爾丹親自率領手持長矛的騎兵向高地密林深處,兩位都統所率領的輕騎發起沖鋒。

這時候,費揚古將軍轉身看向殷化行:“有勞殷將軍率領綠旗兵精銳出陣!”

殷將軍只是微微的點了點頭,轉身出了大帳。

不知道為什麽,在他轉身的那一刻,胤祐感覺自己胸腔內的心臟跳得愈發明顯,一下一下強有力的震動,血液在身體內沸騰。

這就是戰場,生與死的較量。他陪同兩位將軍一起,走出大帳來到山崖邊,俯瞰密林中的情況。

殷將軍一馬當先沖了出去,身後的綠旗兵精銳傾巢而出,他們在前面抵擋噶爾丹騎兵的沖鋒,鳥槍和子母炮在後面射擊。

耳邊連綿不絕的想起轟隆轟隆的爆破聲,整個山腰密林硝煙彌漫,胤祐甚至看不清戰場的情況。

噶爾丹不是傻子,沖到陣前他就發現,清軍火器充足,訓練有素,哪裏是什麽撤退時掉了隊,分明就是故意將他引誘至此。

但是事已至此,退無可退,只能硬著頭皮拼死一戰!

胤祐看看到這個情形就想起了五六年前的烏蘭布通之戰,而後他竟然輕笑了一聲。

這一聲輕笑引來了費揚古和孫思克兩位將軍的注意。孫將軍問道:“不知七阿哥想到了什麽有趣的事情。”

胤祐指了指蒙古騎兵:“他們現在的處境就像幾年前我皇叔派出的軍隊。這種易守難攻的地形,仰攻勢必削弱騎兵的沖擊力,噶爾丹麾下的蒙古巴圖魯雖然驍勇,但也抵擋不住炮彈。”

他說這話的時候,許多人蒙古兵被擊中,跌落馬下。

說完,胤祐就有些笑不出來。那一仗雖然後來噶爾丹逃跑,大清宣布勝利。但事實上,清軍的死傷人數遠遠高於噶爾丹,並且還死了好幾名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