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5/7頁)

五年前,他只能躲在樹叢裏,偷偷地放冷箭。還差點被噶爾丹抓去喝茶。

這一次,他終於可以在戰場上和噶爾丹好好較量一番。

胤祐去找費揚古要了一套鎧甲,他們這裏雖然也有八旗精兵,費揚古並沒打算將他編入八旗軍中。畢竟人家是皇子,哪裏敢讓皇子披甲上陣,留在帳中便可。

於是,費揚古給了他一身漢軍的銀色鎧甲,穿上之後,果真是白衣銀甲的少將軍,中不中用不知道,反正挺中看的。

既然穿上了漢軍鎧甲,胤祐很快就和綠旗兵的幾位將領熟悉起來。空閑時候還能和他們切磋一下工夫。

在三位將軍之中,最年輕的是費揚古,功夫最好的是殷化行。

他比費揚古年長兩歲,先後考中武舉人、武進士。是首任福建台灣總兵,以木築城,整治武備,加強防禦,有效地防止西方人對台灣的侵略。【百度百科】

胤祐取一柄長%槍與他在空地種比試,周圍圍了一圈兵士看熱鬧。

一個是年過五十功夫仍然了得老將軍,一個是沒什麽架子,不管是八旗軍還是漢軍都能打成一片的皇子。雙方見招拆招,你來我往,打得精彩至極。

胤祐擅長用劍,對於別的武器倒是一般,長槍在手一開始還不太適應,在殷將軍淩厲的攻勢下連連後退。

但他是個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都很強的人,加上本身基本功紮實,內功深厚,很快就掌握了技巧,現學現賣,一招一式倒是有模有樣。

漸漸地,倒是殷將軍落了下風。看著他熟悉的招式大驚,這不就是剛才自己使出來的嗎?

這學的也太快了吧。他賦閑在家的時候,一心一意教兒子,對方學起來都沒怎麽快的。

胤祐趁著殷將軍走神之際,手裏的長槍一擋一跳,直刺對方胸膛,殷將軍回撤不及,眼睜睜看著槍尖抵上自己胸口。

胤祐立刻收槍,抱拳道:“我雖是小輩,殷將軍也不必讓著我。”

“哪裏哪裏,”殷化行回過神來,真心實意的誇贊道,“七阿哥實乃武學奇才,老夫自愧不如。”

胤祐笑道:“上了戰場,將軍可不能走神。”

殷化行汗顏:“七阿哥教訓得是,老夫慚愧。”

胤祐忽然說道:“不如我拜將軍為師,將軍教我這套槍法如何?”

殷化行大驚,他哪裏敢隨便收皇子做徒弟,連連擺手:“槍法可以教,拜師就不用了。”

“要的要的,”胤祐趕緊作了一揖,“多謝殷師傅賜教!”

胤祐就這麽給自己找了點事情做,跟著殷化行學槍法。他學起來是真的快,只要殷化行演示一遍,他就能照著比劃出來。殷化行再將要領同他說一說,他就學會了。

如此說來,大抵噶爾丹大軍還沒到,胤祐一整套槍法就該學會了。

這天,胤祐正在聯系他剛學的槍法,忽然聽到有哨兵向一位校尉稟報:“說是營地外來了一匹白馬,長得膘肥體鍵,油光水滑。馬上沒有人,它已經獨自在營地外轉了好幾圈,攆也攆不走,遮該如何是好?”

校尉問道:“去問一問,有沒有騎兵丟了馬匹?”

哨兵答道:“已經問過了,也讓佐領查過,並沒有人丟失馬匹。”

這部明來歷的馬匹,他們也不敢用,更不能放走。萬一把敵軍引來,那還得了。

校尉揮了揮手:“宰了吃肉。”

“別宰別宰,帶我去瞧瞧。”胤祐領著一柄長槍沖過來,袖子和褲管挽到手肘和膝蓋,衣袍下擺撈起來塞進腰帶裏,什麽玉佩荷包平安符,統統摘了。哪裏還有半分皇子錦衣玉帶的樣子。

校尉大驚:“是七阿哥的馬?”

胤祐點點頭:“或許是,去看看就知道了。”

他跑到營地門口,大眼一瞧,可不就是他的小白龍。

小白龍看到他怪激動的,搖頭擺尾沖過來,將嘴裏的草料吐在地上,意思是讓他先吃。

胤祐敬謝不敏,又在它的背上拍兩巴掌:“你這跑哪兒去給自己改善夥食去了,長這麽壯。”

小白龍圍著他轉了兩圈,胤祐感覺他的蹄子踩在地上,土都在跟著震動。

不管怎麽說,它能照過來就很不錯了。胤祐趕緊把它牽回去。

到了馬廄,二話不說,先跟胭脂屁股抵著屁股打一架,以示友好。

果不其然,興許噶爾丹想著再餓他們幾天再一舉殲滅,竟是晚了幾日才到。

胤祐一套槍法都已經學完了,還跟幾位綠旗兵的漢人將領討論了一番各地武學。

綠旗兵又稱綠營,清軍入關之後將收編的明軍及其它漢兵,參照明軍舊制,以營為基本單位進行組建,以綠旗為標志,稱為綠營,又稱綠旗兵。【百度百科】

因此,綠旗兵是一支純粹由漢軍組建的軍隊。大約六十萬人,是八旗兵的四倍,分散在全國各地。在三藩之亂之時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擅長步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