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6/6頁)

不到十歲,敢被這弓箭單槍匹馬上戰場,還有誰?

胤祐臉上仍舊帶著孩童一般純真的笑意,這讓他看上去,單純無害,甚至還有幾分幼稚。

他把在場所有人臉上的神情都掃了一遍,包括他的兩位皇叔。

福全和常寧因為經常出入內廷,與他接觸頗多,對他的成長都看在眼裏。

因此,對他現在出現在南書房,也沒覺得有多震驚。就是有些意外,畢竟胤祐年紀還小,參與這樣的政務討論是不是早了點?

胤祐對他們的政務並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只是進剿噶爾丹這件事。

這時候,魏珠捧上一個長盒子。福全和常寧二人親自從裏面拿出地圖,屏退宮人,展開之後掛起來。

噶爾丹和他的三萬大軍此時所在的巴顏烏蘭地區已經標注出來,胤祐看了看位置,蒙古地區幅員遼闊,四通八達,噶爾丹常年征戰於此,對地形相當熟悉。

他們跋山涉水西征而去,一路上本就耗時耗力,且耗費物資。雖然有人數和武器上的優勢,但勝算並不大。

若是輸了,那必定是一場慘敗,若是贏了,也不一定能就此剿滅噶爾丹。

只要他想跑,那還真不一定逮得住。

因此,費揚古將軍在奏折中提到,應該分軍進剿。

佟國維、索額圖、明珠這些都是上過戰場的武將,裕親王、恭親王也在後方指揮過戰爭,李光地、陳廷敬就純屬湊熱鬧。

大家各抒己見,這兩位也不能白來,不痛不癢的說了兩句。聽起來挺有道理,但其實,不說其他人也能想得到。

太子雖然也學過一些兵法,但對於領兵打仗之事一點也不了解,因此並不發言,作為儲君,安靜的站在一旁觀政。

大阿哥也踢出了一些建議,比如說,分軍應該怎麽分,哪裏到哪裏。

胤祐也一直沒有發言,他年紀最小,在諸位眼裏還只是個孩子,這兒也輪不著他發表意見。

於是,他就乖乖地站在一旁聽著,眼睛一直看著那張地圖,不過多時,就把上面每一處標記,每一個地方一寸一寸的記在了腦子裏。

然後閉上眼,開始根據張勇將軍和傅先生曾經教過他的知識,在腦子裏模擬整個戰役過程。

噶爾丹的路線,哪裏是他們的據點,哪裏是他們的後路等等。

然後再根據腦子裏所想的,開始分兵。哪一路從哪裏出發,有多少人,目的是什麽。

正當他在腦子裏專注的模擬戰場時,忽然聽到有人叫他:“小七。”

回過神來,發現所有人都看向了他這邊。

叫他的人是康熙,問道:“你怎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