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5/6頁)

胤祐笑道:“你八哥拼命讀書表現自己,九哥滿腦子都是小聰明,就是不用在讀書上。他倆都是有主意的人,你怎麽不跟他們學學?”

十阿哥低下頭:“可能我太笨了吧。”

“誰說你笨了,你是皇子,是遏必隆的外孫,怎麽會覺得自己太笨了?”

十阿哥復又擡起頭來,眼中盛著月光:“那我現在開始刻苦學習還來得及嗎?”

胤祐又伸出手去摸了摸他的腦袋:“任何時候都來得及。”

十阿哥下定決心一般點了點頭:“我不讓額娘對我失望!”

第二日,十阿哥竟然主動來到書房,讓胤祐教他算術。

胤祐還記得,他和九阿哥剛到上書房進學那會兒,自己給他講幾道算術題,講到抓狂。從此,對教學工作都快有心裏陰影了。

轉身去書架上找了本《九章算術》給他:“你先看看這個吧。”

八月,康熙按照往常一樣,開始巡幸塞外,把除了太子以外,到十阿哥全都帶上了。

今年的塞外巡幸和以往稍有不同,科爾沁、喀爾喀、喀喇沁、翁牛特、土默特、巴林等重要部落王孫來朝時,分別向康熙呈上他們能出動的兵力,以及幾個月來,探查到的噶爾丹的情況。

然而,康熙八月下旬剛剛返京,到了九月,噶爾丹率騎兵三萬,攻入喀爾喀蒙古車臣汗部,隨後沿克魯倫河東下,進抵巴顏烏蘭。【百度百科】

他囂張至極,甚至讓臣汗部向清廷傳話,揚言過了這個冬天,他將借俄羅斯鳥槍騎兵六萬,大舉內犯。

而薩布素將軍那邊傳來的消息是,二十四歲的彼得皇帝已經正式親政。

俄國人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周邊鄰國的侵略,也從未放棄過對大清領土的覬覦,甚至因為在《尼布楚》條約中沒能占到便宜而耿耿於懷。

說不定,彼得和噶爾丹背後有什麽不可告人的交易,真的願意借兵給他。

當然,六萬這個數字實屬誇張了些,六千倒是有可能。

不久之後,安北將軍費揚古上疏:巴顏烏蘭,囂張至極,建議分軍進剿。

於是,康熙諭諸位議政大臣商討此事。

此次南書房議事,除了佟國維、索額圖、明珠、陳廷敬、李光地、裕親王、恭親王這群曾經被康熙棄用,沒幾年又重新啟用的議政大臣外,還有三個人。

第一個自然是太子。太子如今虛歲二十四,自出閣講學以來,協助皇父處理朝政已有近十年,在諸位名臣的輔佐下積攢下許多治國經驗。

第二個是大阿哥,大阿哥比太子還要年長兩歲,早在烏蘭布通之戰就是當時的主帥撫遠將軍福全的副將。

後來叔侄倆因為要不要對追擊噶爾丹這件事上產生分歧,甚至爭論。

回朝之後,康熙要治福全的罪,大阿哥還曾經站出來作證。

這些年來,康熙對這個大兒子還是比較滿意的,除了頭腦有些簡單,脾氣有點暴躁,於軍事上也算是個有勇有謀的將才,比自己那位皇兄能強一點兒。

第三個卻是讓在場眾人無論如何也想不到。

如此重要的議事,皇上竟然把自己還未年滿十五周歲的也叫來了,正站在一旁,笑眯眯的看著大家。

好家夥,七阿哥如今都快跟大阿哥一般高了。穿一身淡黃色暗紋藍金刺繡常服,往那一站,長身玉立,眉宇間盡顯少年意氣。

各位大臣誰家裏沒有個與他年齡相仿的兒子孫子,拎出來這麽一比較,不得不感慨,要不怎麽說人家是皇上的龍種呢。

這其中心情最為澎湃的自然要數佟國維,若不是刻意按捺住情緒,說不準現在嘴角已經揚起來了。

瞧瞧,都瞧瞧,什麽叫一表人才,什麽叫器宇不凡,什麽叫少年意氣,就是我外孫這樣的!

索額圖和明珠神色之中也頗不服氣,就你有外孫,旁邊溫潤如玉的太子,儀表堂堂的大阿哥,都看不見?

幾位皇親國戚這種錯綜復雜的關系和心情,旁的人是體會不了,他們現在滿心只剩下驚訝。

太子和大阿哥出現在這裏,倒是不奇怪。這七阿哥站在這裏是什麽情況?

李光地腦子裏對胤祐的印象還是課堂上那個調皮搗蛋,被拎到門口罰站的問題學生。

十五六歲,就能跟他們這些老家夥站在一起議政了?

陳廷敬也沒少聽說七阿哥的事跡,因為康熙實在對這個兒子偏愛得有些太過分了。三歲多的時候,就跟著皇父去江南,伺候,康熙無論到哪裏,總會把他帶上。

就算沒帶上,那也不是失寵了不願意帶,而是怕耽誤七阿哥讀書。

關鍵七阿哥可不是個喜歡讀書的皇子,他只喜歡幹些出人意表的事情,不斷挑戰皇父的忍耐底線。

比如,上一次與噶爾丹的戰役。雖然那時候陳廷敬正因為徐乾學和高士奇的事情被牽連,並未在朝中,但也聽說了他的光輝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