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4/6頁)

小家夥很快就主動解答了額娘的疑問:“上次去郭羅瑪法家知道的,舜安顏身邊不也有許多人照顧他嗎?”

皇貴妃驚嘆於兒子敏銳的洞察力,又心疼他的懂事。

她一把將兒子摟進懷裏,溫柔的在他耳邊說道:“寶寶,要是實在難過就哭出來吧。”

小家夥身子軟在額娘溫暖的懷抱中,輕輕的搖了搖頭:“我不難過,我知道熹姑姑一直都在等著這一天,只要她高興就好啦!”

“可是她出宮之後,就不能在你身邊照顧你了。”

“沒關系,我還有額娘,孫嬤嬤、趙誠,還有白姑姑。”

皇貴妃忍不住低頭親了親他的臉蛋兒:“寶寶,額娘永遠不會離開你,會一直一直陪著你。”

小家夥環抱住她的脖子,也親了親她的臉:“我也會一直一直陪著額娘。”

母子倆抱在一起,皇貴妃仍是擔心他會難過,又說了些話寬他的心,哄他高興。

沒過一會兒,小家夥便自己提出來:“我要回房讀書了。”

“去吧。”

等胤祐走後,皇貴妃還是放心不下。她的兒子她最了解,這小家夥極為重感情。他雖然是真心實意願意放李熹離開,但肯定要難過一陣。

過了片刻,皇貴妃便站起身,走出正殿往偏殿去。

康熙前些日子去慈寧宮給太皇太後請安的時候就聽說了這件事情。老祖宗堅持要把李熹指婚給曹寅。

他著實不太理解,除了曹寅沒有妻妾之外,老祖宗這麽執著於撮合他倆,究竟是為什麽。

太皇太後總說,曹寅是她老人家看著長大的,知根知底,熹丫頭又是她宮裏最聰明能幹,也是最讓她記掛的,必須得為她找個好歸宿,曹寅就最合適。

臨到現在,李熹即將年滿出宮,太皇太後才跟康熙說了實話。

前些年曹寅還在康熙身邊做侍衛的時候,時常跟著皇上出入慈寧宮,那個時候太皇太後就看出來了,李熹對曹寅有那個意思。

但這丫頭是個本分的人,做事情幹練又勤快。別的宮女和侍衛贈個手帕,送個信物什麽的時有發生,但李熹從未有過。

李熹在慈寧宮伺候了十年,一開始伺候太皇太後,後來又伺候七阿哥,眼看要走了,老祖宗想要了解她一樁心願。

皇祖母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這件事康熙不答應恐怕是不行的。

他來承乾宮,正是打算跟皇貴妃商量這事兒。

哪知道剛一進門,就看皇貴妃鬼鬼祟祟往偏殿去。

太監正要高聲唱“皇上駕到”,被康熙揮手攔下來,自己也跟著來到了偏殿門前。

皇貴妃感受到身後過來個人,回頭一看是皇上來了。

她豎起手指,在唇邊做了個靜聲的手勢。康熙便把要問的話咽了回去,兩個人站在門邊,一起向裏張望,偷窺兒子。

胤祐坐在書桌後面,書本拿在手裏,卻一個字也沒看進去。不一會兒,眼淚就留了下來,難過的哭了起來。

哭了一會兒,小家夥又摸了摸眼淚,坐在那裏發呆。

皇貴妃看得攥緊了手帕,緊抿雙唇,難過的神色比兒子好不了多少。

康熙看了看胤祐,又看了看她。一時間沒弄明白這母子倆是怎回事?

他拍了拍皇貴妃的肩膀,一推門,帶著她走進了屋子。

胤祐本是望著雕花窗外的梧桐發呆,秋天到了,葉子黃燦燦的一片,風一吹簌簌的往下落。

他聽見動靜回過頭來,看到阿瑪和額娘已經走進了屋裏。

康熙問他:“怎麽又哭了?”

小家夥訥訥的坐在那裏,既忘了擦眼淚,也忘了給阿瑪請安。

皇貴妃走過去,捧著兒子的頭,擦掉他的眼淚:“沒關系,額娘知道你舍不得熹姑姑,這是應該的。”

康熙一聽就明白了,原來又是為了李熹的事。

他背著手在屋裏踱步,有些不耐煩的說道:“你要是舍不得,讓她留在宮裏便是了。”

本以為兒子聽到這話會很高興,可是胤祐卻只是搖了搖頭:“她又不想留在宮裏。”

“這事兒還輪不到她做主。”

宮裏的女人,沒有出宮,那就是皇上的女人。只要他一句話,就能決定他們的命運。

皇貴妃說:“人家到了該出宮的年紀,強留下來不合規矩。”

胤祐卻忽然說:“就像放風箏一樣,到了時候就應該把線扯斷,給他們自由。”

康熙沒跟他一起放過風箏,不知道他有扯斷風箏線的愛好。但這話聽起來頗有些耐人尋味,康熙也不由得愣了愣。

可是胤祐想起那些漂亮的風箏,卻沒有將其中任何一支想象成他的熹姑姑。

風箏飛走了,他一點也不難過,可是熹姑姑走了,他會難過好久。

看到兒子那麽難過,又想到老祖宗的囑咐,康熙難得有些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