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新都長安城(第4/6頁)

此中深意,蕭寧豈不明,親爹都把戲台子搭好,就等著蕭寧唱這一出戲,蕭寧若是推諉,豈不讓蕭諶一片苦心落空。

“唯。”蕭寧應得爽快,蕭諶嘴角皆是笑意。看看吧,有一個靠譜的女兒就是那麽爽的!

蕭寧對於文武百官的安排,這都是跟蕭諶討論過後定下的,只是蕭諶初來乍到,對長安城並不了解,什麽地方在何處,自是蕭寧更清楚,讓她去安頓百官,再合適不過。

“諸位,請。”蕭寧送蕭諶一家子離去,朝一旁同樣是尚未從長安城的宏偉中回過神的百官道一聲。

姚聖道:“開古今往來之先河,為長遠而謀計,甚好,甚好。殿下,我們誰人與殿下比鄰而居?”

一個新王朝的興起,多少人為這王朝而驚心,同樣,亦有無數希望能有機會,與那造就一切的先驅者為友為鄰。

蕭寧顯得無奈地道:“你覺得與我為鄰居者,能多久?”

一語驚醒夢中人,姚聖立刻想到蕭寧身份到如今定是要變一變的了,怎麽變,還用細說?

大家都是自己人,也都是聰明人,點到即止。

“不日大軍班師回朝,這可是大好的機會。”重賞衛國之士,以令天下知大昌賞罰分明。

其後,就該是有些事要塵埃落定,以定天下。

蕭寧不接話,“諸位且稍侯,我將諸位安排妥當,一應家中用物,也都安置妥當,你們且隨喚你們之人一道去,缺什麽少什麽,盡可與之提。”

“有勞殿下。”眾人都朝蕭寧作一揖,十分感謝。

蕭寧一一將人安排,從頭到尾並無差錯。

等蕭寧安排妥當回宮,這才聽到一旁的玉毫提了一句,“汾陽長公主被留在雍州。”

咦,這可真是萬萬想不到!

玉毫卻重重地點頭,表明這並不是說笑。

蕭寧驚嘆不矣,可是細細一想又覺得理所當然,如盧氏那樣的人,既然要家族安定,豈能容蕭頤一而再,再而三的勸不動,鬧騰不休,這讓盧氏打從心底裏不喜之極。

一勸再勸,一再敲打,終究還是無法讓蕭頤聽進去。

行,那就不勸了。直接用行動向蕭頤證明,她究竟犯下多大的錯,該付出什麽樣的代價。

蕭寧不得不說,家裏有盧氏這樣的人坐鎮,確實讓人放心。

一個掌舵者,存在感不必大強,於大事之前,能分得輕重,不輕易偏袒,該出手教訓人的時候毫不留情,這無論是對蕭寧這類受害人,亦或是蕭頤這樣的施害人,都不敢輕易忽視。

同樣,也是讓人心服口服的。

“此事知道即可,不必對外宣揚。”外人不定在這時候怎麽看蕭頤的笑話,盧氏懲罰蕭頤,寧可讓旁人看蕭頤笑話也要做出決定,都是為了蕭家。

作為蕭家人,能看旁人好戲,自家的戲大可不必。

“唯。”玉毫道來不過是讓蕭寧心裏有數。

對雍州內留下的線人而言,沒有早早將此消息傳出,何嘗不是覺得此事不宜言之太過。

等人到齊長安,蕭寧不見蕭頤,自然也就知道其中原由。

站在大明宮前,看著隨著夜幕降臨,燈,一盞一盞地亮起,很快照亮整個長安城。

蕭寧回過頭看著那萬家燈火,更覺得慶幸萬分,心也是暖暖的。

瞧,她努力想讓這長安城得建,往後,這個天下有了她最熟悉的地方,這一段歷史將有她參與其中,開創一代王朝!但想,便不由自主地上揚嘴角。

“好看嗎?”蕭寧看得失了神,直到一陣聲音傳來,卻是蕭穎。

蕭穎一身常服行來,走到蕭寧的身邊,蕭寧喚一聲姑母,“雖說如我們這樣的世家出身,算是見過世面,但你這長安城,大明宮,震驚天下。”

驚嘆不矣的蕭穎,這一刻站在此處,這是長安城的極高處,站在這裏,可以俯視半個長安城。

與白日居於長安城之下,由長安城瞰視的感覺不一樣,踏在此處,由她們來俯視整個長安城,置身於雲端之上,更讓人覺得不真實。

蕭寧要的就是如此,“唯有這樣的都城,這樣宮城,才能令八方來朝。”

說到這兒,眨了眨眼睛,不難看出她的歡喜。

“甚好。”震驚於長安城,大明宮,可和蕭寧的理想相比,又覺得不過如是。

這番話畢,姑侄二人對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兩人就站在此處,望著長安的夜景,感受的是與從前截然不同的風光。

“長公主,公主殿下。”站得久了,她們倒是一點都不急,蕭穎來此,倒是忘了一開始的目的,她遲遲不歸,可不就有人尋來。

來人是盧氏身邊的人,一看這麽兩位站著不動,“家宴已備好,就差兩位了。”

“怪我,之前說好是來尋你回去,結果見這長安美景,果然是不吃都飽了。”蕭穎感嘆,蕭寧搖頭道:“那可不行,姑母得多吃些,吃得多才有精神,來日才能再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