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李丞相之死(第4/6頁)

只要玉璽在手,詔書被毀,想對付一個無兵無權的小王爺有何難?

李丞相膽子大啊,果斷地把人藏宮裏,帶都不帶出來。人跟玉璽分開了,就算真出事,至少不會叫人一鍋端了!

可是,眼看新任皇帝要登基了,這時候,李丞相死了!

是的,如蕭寧所料,被人當街行刺,死了!

就算有所提防又如何,人若有殺你之心,縱然你再怎麽防備,不如人,不過就是這般的下場。

李丞相得百官之心,又有先帝遺詔在手,鎮得住京城的魍魎魑魅,李丞相一去,剛定下皇帝的繼位大典,這就要馬上擱置了。

查,有人叫嚷著一定要徹查李丞相之死,勢必要將京城內藏著的逆賊揪出來。

是以,京城在退了三王想攻入京城的兵馬後,馬上陷入了一種詭異的情況,不急於立新君,倒是只一味想揪出殺害李丞相的兇手,順便清查朝中與逆子賊臣勾結的人。

首當其沖按理來說該是韓家吧。奇怪的是,竟然無一人提及韓靖反叛,與安王勾結之事。

蕭諶瞧得分明,毫不猶豫地跟蕭鈐提議,“走,一家子收拾好了,立刻跟我去雍州。”

蕭家就算是幾百年的世族,京城裏最不缺的就是世族,現在看來韓家的情況不同尋常。

李丞相一死,一時間韓家似是成了眾世族之首,一個個摩拳擦掌的不知在考慮什麽。

反正打著查找逆賊,要為李丞相報仇的旗號,一個個蹦跶得尤其積極。

京城就是一個泥濘,陷進去極有可能出不來。

蕭諶手裏是有兵馬不錯,安王難道不曾領兵而來,各路的反王又不曾領兵而來?

事至於此,蕭諶出於對危險的第一反應便是立刻走,麻利地走。

“你是認為韓家會得勢?”蕭訊是當大哥的,想到一家的根基可都在京城,要是這時候走,豈不是讓祖上百年的基業化為烏有?

他是不認同的,也不想走。

“不是以為韓家會得勢,而是如今的韓家未得勢嗎?有人提過韓靖作為嗎?”蕭諶萬萬沒想到韓靖如此了得,能讓京中各世族都願意聽他的,跟他一道算計,也不知道這些人在算計的什麽。

蕭諶弄不明白,也不想弄明白,他只知道,來京城的都被坑得不輕,再停留下去,會要命的。

“新君未立,你是先帝召回來的人,無詔怕是不能離京。”蕭鈐亦驚覺情況十分不對,然而要走也不能被人捉了把柄,“我是廷尉,斷然不能隨意離京,再由人紅口白牙一說,我們蕭家極有可能成了叛國之人。”

韓家未必安分,誰家要是被扣上這頂帽子,絕不是好事,那會要命的。

這一點,一家子都明白。

蕭訊道:“你要帶阿娘和其他人走無妨,我和阿爹得留下。”

兩人是蕭家裏最讓人注意的人,他們不走,不會有人疑心蕭家,兩人要是一動,迎接他們蕭家的將是滅頂之災。

“留在京城非妥善之法,想辦法把官辭了。”蕭諶還是覺得京城不是個好地方,能走就趕緊的走,別管名聲了。

“你豈知韓家不是在等著我們走?”蕭鈐一問,直接問得蕭諶啞了火。

沒辦法啊,先前蕭家因為蕭寧是得了不少世族的心不假,同樣令人心生忌憚,畢竟功高蓋主不是鬧著玩的。

要是讓世族認了不如一個小娘子,等一個小娘子救他們,傳揚出去,面上無光。

是以,他們寧可做忘恩負義的人,這會也不會再想跟蕭家再有更多的往來。

人心啊,有時候便是如此的醜陋,讓人有時候也會不由地後悔,不該救這些人!

蕭諶擰緊了眉頭,“當年我就說過,京城不是個好地方,我們蕭家百年的基業,為何非要死守在這京城?”

“你以為我們蕭家能作名門,出了京城能還是名門?一但離了朝廷,手中無權,三代過後,誰知蕭氏?”蕭鈐大喝蕭諶,想讓這自小最不屑世族之風的兒子清醒清醒。

“世族名譽就那麽重要嗎?重要到拿命去拼?”蕭諶還是想說服父親,想讓他們跟他一起走,無論如何都要先離開京城!

“世上事,多少不是以命相搏,方得一線生機的。更何況這數百年的榮耀。一但舍棄,你想過天下還有我們的立足之地嗎?”蕭鈐苦口婆心地勸著蕭諶,萬望他別一時昏了頭。

蕭諶擰緊眉頭,“哪怕蕭家不再是世族,並不代表不能在這世間立足。阿爹,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按蕭諶的意思,先跑,有多遠跑多遠,一家人平平安安再說。

“尚未到此地步,果真韓家要撕破臉皮,叫我等死無葬身之地?”蕭鈐還是覺得情況沒有危及到蕭諶所說的地步。

“阿爹莫要忘了,我們家挾持了韓靖的家眷,不止是一回。韓靖諸多計劃,亦叫我們家毀於一旦,要說他最恨的莫過於我們家。”蕭諶是不抱任何希望,他想保住一家人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