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4/5頁)

都說青州是大周的邊陲重城,姜黎早就知曉這樣的地兒,定然會是個肅穆中帶著點滄桑厚重感的城池。

卻不想竟會這般寧靜。

這種寧靜就像風雨欲來前的平靜,無端端地就讓人心裏生出些不安來。

姜黎轉眸看著霍玨,道:“從前的青州也是這般……清凈的?”

“不是。”霍玨順著那半挑的布簾,望向窗外,平靜道,“從前的青州與桐安城一般,處處都是熱熱鬧鬧的。這裏的人愛讀書,到得夜裏,不管是酒肆也好,茶樓也罷,都愛擺‘鬥文會’‘鬥詩會’。耳濡目染之下,連三歲小兒都能冒出一兩個雅致之詞。”

霍玨溫聲說著,唇角不由得輕輕一彎。

“可這兒到底是重兵之地,青州人雖愛讀書,卻不迂腐,性子亦是莽直。鬥文鬥詩時還是文縐縐的,可吵起架來,那便怎麽難聽怎麽來,能把對方祖宗十八代來來回回罵個遍。”

姜黎聽得有趣,眉眼間都忍不住染了笑意,道:“那你小時候調不調皮?阿姐說你小的時候很不省心的,是不是也被人罵過?”

霍玨瞧著小姑娘眼底的打趣,捏了捏她的指尖,道:“雖說我小時候沒有大哥同阿姐那般省心,但到底算不上調皮,除了偶爾會被祖父罰抄書,倒是沒被人罵過。”

衛家是青州百姓心底的一座豐碑,平日裏但凡聽見外來人說一兩句衛家人的閑言碎語,別說那些壯漢了,便會坐在樹底下悠然納著涼的耄耋老者都會怒目而視,拿著把蒲扇指著那些外來者罵的。

他作為衛家的小公子,每逢出門,青州的百姓們都忙著同他道好,哪會罵他?

姜黎聽罷,抿著嘴笑起來,道:“從前你在朱福大街,總是冷著一張臉,也沒人舍得罵你,還昧著良心誇你持謙秉禮呢。”

說著,便學著他往常總愛對她做的模樣,擡手掐了掐年輕郎君那張白玉無瑕的臉,道:“說到底,還是你這張臉太招人喜歡了。你可知道,從前在朱福大街有多少小娘子喜歡你?我到這會都還記著,你被小娘子們團團圍住,出都出不來的場景。”

小姑娘做出一副興師問罪、張牙舞爪的模樣,可心裏到底是疼著自家夫君的,手根本沒舍得使勁兒,也就做做樣子。

但饒是如此,那位一貫來清雋冷峻的狀元郎還是被她這一掐,給掐出點兒滑稽感來。

姜黎沒忍住噗嗤一笑。

霍玨垂眸望著她頰邊的兩粒梨渦,安之若素地由著她掐。

等到馬車在客棧停靠時,何舟何寧俱都發現,自家主子自打到了青州後的那點子極難察覺到的冷厲消散了。

下榻的客棧就在青州的仙府街,客棧掌櫃是個上了年紀的老人家,那老人家坐在櫃台後,支著下巴,一臉昏昏欲睡。

幾人一進門,掌櫃撐開眼縫朝大門望了眼,目光在觸及霍玨時驟然一頓,很快便急急忙忙上前,躬身道:“幾位客官可是住店?”

霍玨頷首,眉眼溫和道:“四間東南向的天字號房,若是能看到青州的九仙山便最好了。”

掌櫃眼眶一紅,身子壓得更低了,連聲音都帶了點顫抖,“有有有!今日小老兒這客棧沒人,幾位客官想住哪兒便住哪!”

-

青州有一座九仙山,姜黎在來的路上便聽聞過了。

聽說那座山從前出過仙人,裏頭有座道觀,叫青雲觀,很是受青州百姓青睞。

“外祖母從前是望門寡婦,守寡後便去了青雲觀做道姑。外祖父年輕時是個無所事事但武功高強的遊俠,有一回去道觀遇見了外祖母,還以為是遇見了仙子。”

天字號廂房裏,霍玨推開窗戶,指著遠處棲身在漫漫夜色裏連綿山脈,繼續笑著同姜黎道:“後來知曉了外祖母的身份後,外祖父便投身軍營,拼了命地去掙軍功。想著有了功名,就能娶外祖母了。”

誰都不知曉,那位世人交相稱頌、用兵如神的霍老將軍。當初願意從軍,也不過是為了娶一個女子罷了。

“後來外祖父與外祖母大婚,方神醫與圓青大師還偷偷給他塞了秘藥,說能保證他三天三夜,金槍不倒。”

年輕的郎君低沉的聲嗓在夜色裏氤氳出一絲柔情,姜黎默默聽著,心底卻一點一點湧出酸澀來。

霍玨聲音微微頓了下,半晌後,同她道:“阿黎,霍乃我外祖之姓,我原姓衛。”

說話間,霍玨眸光一轉,長指指向東側一處燈火輝煌的府邸,道:“那裏,曾是我衛家世代宅居之處。”

姜黎順著望去,便見不遠處的那府邸,占地面積極廣,黑夜裏搖曳的燈火就像夏夜裏藏在叢林深處的螢火蟲,密密麻麻的燈火連成了海,一看便知是住了人的。

姜黎喉頭微堵,可終究是問出那話:“如今住在那裏的,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