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四)……(第3/4頁)

若非天子細查,還查不出這些來。

而查出了,自然留他不得。

可太後卻不能接受天子的旨意。

她因此求了陛下許久,卻始終不能讓對方松口。

再加上天子對她忽然便十分疏離冷淡,兩件事相加,她心中焦急,又時值冬日,便徹底病倒。

之後再想見天子,對方卻怎麽都不肯來了。

今日好容易見著了,她自然要替自己兄長求情,可陛下卻還是一副冷硬的模樣。

“陛下……”最終,太後壓抑著悲痛的心情,努力開口,“他是你舅舅,你放他一次行嗎?”

“就當……就當母親求你了。”

然而天子只是低頭看了她一眼。

“當初,梓童求您留雲容一命時,您不也沒同意嗎?”

“況周成他犯了大恒律法,便要照著律法決斷,朕是天子,更不能徇私。”

他說著站起來。

“母後,您好好休息,朕尚有政務,先走了。”

說完便轉身離開,也不管身後的人如何嘶啞著聲音叫他留下。

待出了寢殿後,他才將在一旁候著的張彥叫過來。

“安排尚藥局的人替太後會診。”

畢竟是自己的母親,他也不會真的心狠到看著對方病逝。

可如今的他也不會再答應太後任何一件事了。

眼下的天子還不知,此時雲滄城內的情況已經很嚴重,那些被派去雲滄城的太醫署和尚藥局的人早已焦頭爛額。

而當他收到魏王派人從南陽城快馬加鞭送回的奏疏時,離庫高國和南陽長吏約好夜間直去南陽城的時日便是剩下了十日。

尚且來不及思考魏王為何會離開自己封地跑去南陽,天子便已因著那奏疏中所寫的內容而皺緊了眉。

紫宸殿中,他的手中捏著那本折子,翻來覆去瞧了許多遍。

他不是特意要猶豫不決,而是因著魏王的折子中所寫的東西實在讓人難以決斷。

只因庫高雖然多年前曾和大恒有過一戰,但那時最終是以庫高戰敗結束。

而從那之後,庫高國和大恒便井水不犯河水,再沒有過摩擦。

甚至庫高國的商人還時常到大恒境內的南陽城做生意。

若說當初戰事剛結束,大恒和庫高之間還有針鋒相對,那眼下這麽多年過去,兩國之間早已關系變得有些緊密起來,雖未言明,卻有些盟國的意思。

而這時本應在渭寧的魏王忽然從南陽送回一道折子,說庫高有出兵大恒的打算,讓秦淮瑾早做決斷。

這樣的消息一時間讓人難以判斷。

誠然魏王完全沒必要說謊,但畢竟事關兩國,許多事牽一發而動全身。

若魏王所說有誤,庫高並沒有打算出兵,屆時大恒這邊的應對便成了挑釁,反而落了下風。

可若魏王所言為真,那便確實時間緊迫,一刻不能耽擱。

最終,天子決定召集重臣於紫宸殿商議此事。

結果眾人都說此事要從長計議,不能操之過急。

可偏偏折子中魏王特意點明,庫高國很快會趁夜色占領南陽,下一個便是雲滄。

若放任不管,恐會釀成大禍。

幾位重臣並非不知道這個道理,但他們也有自己的考量。

在並不確定真實性的情況下貿然出兵十分冒險,因此他們的意見是先派人去南陽城,看看究竟是不是魏王所說的那般,若果真如此,屆時大恒再出兵於兩國邊界也不遲。

眼見幾個重臣都統一了意見,天子心中也不知該如何決定。

於是他臨時在宣政殿臨朝聽政,將此事讓文武百官都知曉,想聽聽他們的意見。

結果建議從長計議的竟占了大多數。

而說要馬上出兵做準備的,也只是少數幾個。

眼見得魏王折子中所說的時日一天天逼近,天子沒辦法,只能先派人快馬趕去南陽,看看究竟什麽情況。

同時他還派了人去鎮軍大將軍府上,也就是先皇後外祖父府中,想要問問這位曾經戰功赫赫,且和庫高國交戰過的將軍對此事的看法。

.

而另一邊,衛三緊趕慢趕,終於在最後幾日前帶著五十魏王親衛趕到南陽城。

這些人雖人數有些多,但卻並未引人懷疑。

只因早在還沒到南陽城前,這些人便各自喬莊改扮,裝作是從不同地方入南陽城的人模樣,最後各自在南陽城打消酒樓客棧落腳。

唯有夜幕落下時,親衛首領才趁著夜色和衛三趕到城外見了魏王。

“後日便是那南陽長吏和庫高國那邊的人約定的時間。”看著眼前的人,魏王道,“南陽城的情況本王已叫人送回京城,只是路途遙遠,京城那邊定然是來不及解決這回的事了,因此本王才調了你們來。”

那親衛首領拱手應了聲。

“臣明白,還請王爺言明要臣等要如何做?”

魏王聞言便擡頭,朝遠處那隱約閃動著微弱燭光的草屋看了眼,接著從袖中摸出一張薄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