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國王的再一次禦駕親征(8)(第2/3頁)

事實上,“國王會談”中沒有什麽實質性的內容,就連前線距離他們也還有好幾座城市,幾百裏呢,路易十四向上帝與聖十字架發了誓,雖然他做了聯軍的統帥,但絕對不會幹涉任何一個將領的指揮,他只是一個監督者與一個裁決者,無論是什麽人,法蘭西人,奧地利人,還是波蘭人,又或是天主教徒或是新教教徒,在這場戰爭中,只要覺得自己受到了冤屈,或是遇到了什麽為難的事情,他們就盡可以向他申訴,他保證自己絕對會公平地對待每個人。

不說利奧波德一世,還有另外兩位國王,三位選帝侯是怎麽想的,但對於將領們,甚至是奧地利人,當然也會願意有著這麽一個名譽統帥,但隨後,路易十四也向他們發誓說,如果在這場戰役中,有人因為怯懦或是各種卑劣的理由在面對兇暴的敵人時逃走,令得那些勇敢虔誠的戰士無謂地死去,以聖母的名義,即便別人不追究,他也要追究到底,無論那是一個人又或是一個國家。

他甚至不經意地說,這裏有三萬法國士兵,但法蘭西境內還有十倍於此的軍隊——太陽王當然可以將自己的誓言實踐到底。

這也是路易十四在了解了雇傭兵,尤其是意大利的雇傭兵之後才做出的決定,畢竟對雇傭兵來說,錢再多無法享受也是一場空,所以在遇到局勢不利的時候,他們第一個反應就是逃走,現在法國國王威脅他們說,如果他們敢在戰場上這麽做,只要被捉到他們就會被吊起來絞死——一些雇傭兵居然還真的在聽到了這樣的敕令後逃走了……對此法國軍隊之外的將領都不知道該怎麽說。

只有紹姆貝格元帥能夠理解路易十四的憂慮,因為他是奧地利人,做過雇傭兵的首領,也和奧斯曼土耳其人打過仗,他知道奧斯曼土耳其人的用兵方式,在看到敵人黑壓壓地一陣撲過來的時候,只要不是參孫或是大衛(兩者都是聖經中描繪的強者),都不免會生出逃走的念頭,這時候就要忠誠與榮譽來說話了,但雇傭兵是沒有這個的,他們一旦決定了舍棄錢財保存性命,就會立刻轉身逃走,你們也知道的,一旦有人帶頭逃走,最頑強的軍隊也會如同海沙砌築的堡壘那樣傾倒般的潰散。

路易十四沒辦法挑去奧地利人與西班牙人軍隊中混雜的雇傭兵,不是每個國王都有資格建立僅屬於自己的常備軍的,他只能靠著這種恫嚇來提前驅逐一些心懷叵測的膽小鬼,也讓留下來的人有所預備,至少他們不會逃得那麽毫無負擔。

只是在亨利,沃邦與紹姆貝格即將動身,參加將領們之間的會議時,國王也提了兩條建議,第一就是加強督戰隊的力量,包括但不限於提供更優良的馬匹、武器和更多的士兵,第二就是在前線築造更多的防禦工事。

水泥早在二十年前就被路易十四用在了凡爾賽,經過連續不斷地開發與創新,法蘭西的水泥工廠不但產量驚人,還能提供出各種不同的水泥,從堅固程度到凝結時間都有不同,盧瓦斯侯爵的軍備倉庫裏也儲存了不少的速幹水泥,這些水泥正和小麥與肉幹一起被送往卡姆尼可。

所以沃邦的想法就是在薩瓦河流域建造工事,低矮的堡壘、曲折的城墻與隱藏起來的塹壕,話音一落,會議上就不免議論紛紛。雖然在場的將領都聽說過沃邦的大名,知道他在防禦和攻打堡壘這方面有著出眾的天賦——但他也過於異想天開,奧斯曼土耳其人有二十五萬大軍,他們的戰線會有多長誰也不知道,而且誰又能知道他們會在何處展開攻擊呢?

“那麽諸位的意思難道是想要仿效曾經的匈牙利人嗎?”沃邦問道。

這裏他指的是摩哈赤戰役,也就是匈牙利國王拉約什二世與著名的奧斯曼土耳其蘇丹蘇萊曼一世的戰役,這場戰役中,匈牙利人也抱著要將奧斯曼人引入腹地,而後與兩支援軍聯合,在平原上發揮匈牙利騎兵的優勢,一舉將敵人一舉殲滅的如意算盤,但當時的拉約什二世大概沒料到,逐步後撤與誘敵深入在所有的戰術中從來就是一種最為需要紀律與勇氣的技巧,匈牙利人的後撤在遇到了阿紮普步兵的大肆進攻後就變成了潰退,他們終於奔逃到預期的戰場上——一座點綴著零星沼澤的平原上時,人人都想著逃走,奧斯曼人的西帕奇騎兵與耶尼切裏軍團不疾不徐地在匈牙利人的舞台上屠殺了兩萬五千人,也就是匈牙利人全部的軍隊。

另外兩支援軍一聽說,頭也不回地就撤走了。

匈牙利的國王拉約什二世就死在這場戰役裏,並不怎麽榮耀,因為他是在逃走時陷入沼澤,因為身上的盔甲太重所以被活活淹死的……現在匈牙利地區的人,還會說:“就像是摩哈赤那樣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