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瓜分荷蘭(第2/3頁)

查理二世想要烏得勒支,弗裏斯蘭和格羅寧根,但這兩個地區,往上是丹麥,往右是神聖羅馬帝國,雖然這裏屬於明斯特與科隆大主教,他們暫時還是路易的盟友,但能夠被路易收買,就能被查理二世收買——在荷蘭之後,成為英國敵人的就是法蘭西了,路易一點也不想測試他與查理二世之間的感情有多麽深厚——所以他是絕對不會將這兩個地區交給查理二世的。

另外,丹麥國王弗雷德裏克四世一直就對瑞典奪去了斯坎地維納亞地區耿耿於懷,所以在這場戰役中,他不但站在法國的對面,也是卡爾十一世的敵人,只是丹麥想要擊敗瑞典,瑞典又何嘗不是——丹麥國王同時也是挪威的主人,而只要看地圖,就知道挪威就像是鑲嵌在瑞典國土上的一條帶子。

鑒於卡爾十一世與路易十四的聯盟可能要持續到十幾年後——如果伊麗莎白公主順利嫁入瑞典王室,並且為卡爾十一世生下繼承人,那麽路易十四一旦占有南北荷蘭,格羅寧根與弗裏斯蘭,就可以與瑞典形成兩面夾攻之勢;另外,如將澤蘭,烏得勒支交給查理二世與威廉三世,那麽路易十四又能以佛蘭德爾地區與格羅寧根,弗裏斯蘭對英屬荷蘭形成包圍——這樣的結果英國人當然是堅決不同意的,別說原先的三個省一下子縮減到了一個(他們堅持烏得勒支是屬於威廉三世的),於是再三交涉與討價還價之後,愛德華·海德提出,他們可以放棄對亞美裏加的新約克的所有權,來換取弗裏斯蘭與格羅寧根,很明顯,路易能夠想到的事情,英國人應能想到。

於是在回報了國王之後,回到談判桌前的法國人給出了一個查理二世難以拒絕的條件——路易十四接受英國對新約克的放棄,但他還是不願意放棄原先的計劃,只是他可以退讓一步,讓出南荷蘭。

這是在場的所有人都沒能想到的,因為要說荷蘭最富庶的地方,還是南荷蘭而不是北荷蘭,單單鹿特丹與海牙,荷蘭三大港口的兩座都在南荷蘭——這點就足以讓囊中羞澀的查理二世遲疑不決了。

於是,英格蘭擁有南荷蘭,烏得勒支與澤蘭,正好占據了荷蘭的下半部分,法蘭西占據了北荷蘭,格羅寧根與弗裏斯蘭,至於上艾瑟爾,被科隆與明斯特的大主教分別領取,僅余海爾德蘭,則經過了一場微妙的爭奪——利奧波德一世的使臣當然不願意無功而返,而且能夠插入法屬荷蘭之中的話(海爾德蘭正處在格羅寧根與佛蘭德爾地區之間),法蘭西即便占據了荷蘭的兩個半個省,依然要時刻防備身後的刀子,而就如之前描述過的,查理二世也樂見路易十四失去對荷蘭的控制,英國使臣在其中推波助瀾,最後海爾德蘭也可以說是被迫割讓給了哈布斯堡——但不是奧地利的利奧波德一世,而是西班牙的卡洛斯二世,當然,理由是西班牙用佛蘭德爾地區交換了這個省。

這樣卡洛斯二世的臉面也算是保住了……

而後,作為補償,路易十四毫不猶豫地拿走了荷蘭在亞美裏加的其他地區——哈德遜河流域,雖然一開始路易準備好好反芻佛蘭德爾與荷蘭,雖然新大陸和殖民地看上去都極有吸引力,但他也知道毫無秩序的擴張只會淪為第二個羅馬——古羅馬帝國就是因為持續不斷地擴張,卻沒能鞏固自己的基礎,才會導致在中後期,整個帝國都處於一種松散的聯盟狀態,每個區的總督都像是一個國王,哦,不,他們之後確實成了國王。

但既然法蘭西已經得到了亞美裏加,荷蘭其他的殖民地就都成為了狼群爭奪的獵物——英國得到了巴達維亞,蘇門答臘,馬六甲和錫蘭(馬六甲幾乎可以說是英國商隊的最大陰影——荷蘭人掌握馬六甲的時候,每個英國商隊都要繳付沉重的稅金);西班牙得到了香料群島(葡萄牙使臣抗議了但沒用),不過他們乘機奪回了好望角;奧地利企圖留下安德列斯群島,但最後安德列斯群島還是被瑞典得到了——安德列斯群島正是連接亞美裏加上下兩部分的島嶼,法蘭西既然已經決定接受新約克,那麽卡爾十一世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安德列斯群島,這裏就要慶幸卡爾十一世為了見見自己將來的新娘而特意趕到凡爾賽了,奧地利的使臣只是一個伯爵,在同時面對瑞典國王與法國國王的時候,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但奧地利的使臣也並非空手而回,他們得到了印尼與馬來群島。

……

暫且不說威廉三世是怎麽滿懷仇恨地回到房間——這時候他已經是奧蘭治親王了,雖然留給他的只有一個烏得勒支,他曾經想過刺殺罪魁禍首,也就是法蘭西的國王路易十四,但每次覲見這位國王身邊都有教士和侍衛,他也沒有那個價值讓路易十四另眼相待——其他國家的使臣都可以說是精疲力竭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間,要麽大吃大喝,要麽倒頭就睡,還有一些則在繼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