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4/5頁)

田文瀚最後也會跟他們叨叨一句:“蘇謙的400米成績和節奏控制能力你們也見識過了?這就是他用過的訓練方法。”

“人家小孩兒從29秒到25秒,想跑幾秒跑幾秒!你們有這個本事嗎?等你們有這個本事之後,賽場上也不至於被其他選手的節奏徹底給帶跑!”

眾選手:!!

這些個400米項目的選手,他們也不是沒脾氣沒追求,就是覺得過往自己怎麽也出不了成績,也覺得國內他們的天賦已經頂尖,就有一股子矮子裏拔高個兒,再拔也拔不出更好苗子的古怪心態。

之前被蘇謙的測試成績刺激了之後,他們也都咬牙切齒地想要在冬訓期間,爭取更好地訓練,跑出個更好的成績。

這回聽到蘇謙也用過這個節奏控制的訓練方法,於是都乖乖咬牙往上扛了。

不就是金字塔訓練法嗎?

他們還真就不信了,蘇謙能控制得了,他們就控制不了!

於是,蘇謙這段時間的訓練中,經常會感受到來自400米選手們的‘關愛視線’,讓他時常摸不著頭腦。

當然,摸不著頭腦歸摸不著頭腦,蘇謙對於在訓練間隙觀賞400米選手的金字塔訓練法還是抱持著十二分的熱情的。

每每看著選手們艱難地在應對金字塔訓練法,蘇謙就忍不住給自己‘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天才想法點個贊。

嗨呀。

他真的是聰明又機智。

冬訓期間屬於休賽期,選手們並沒有賽事要求,主要的任務就是通過訓練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同時調整儲備足夠的體能和狀態,以備戰下個賽季的比賽。

在冬訓時間過了大半之後,400米的選手們終於逐漸適應了每天的金字塔訓練法,他們的訓練要求也終於從29秒逐步進展到了27秒或28秒。

而在對於速度有了切實的掌控之後,再將這種對於速度節奏的控制以及生生鍛煉出來的對速度時間的敏感度與控制能力運用到400米的實際跑動之中,400米的幾個選手都覺得自己對於整個400米的分段跑程有了不同的領悟。

教練組的辦公室中,田文瀚這些日子的臉上一直都掛著笑容。

“蘇謙提供的這個金字塔訓練法,在節奏控制的訓練上,確實是很有效果。”田文瀚感慨道:“對比過去的節奏訓練方式,這個訓練法讓選手對於自己的速度有了更精確的把控。”

“至於說到精確,蘇謙當初提醒的這個點也非常關鍵。”

“過去的訓練裏,我們讓運動員數著拍子跑,但是這種計算方法太過粗糙,自從我讓隊裏的選手精確地通過分段計時器的提醒控制自己的速度之後,他們對於時間還有自身的速度感知也越來越明確了。”

“400米最怕的就是在節奏上失去控制,在賽場上被別的選手帶跑。”田文瀚說到這裏,感慨地搖了搖頭:“之前在國外的賽事上,我們的選手最常遇到的也就是這種節奏失控的問題,在自身的節奏失去控制被人帶跑的情況下,想要說再跑出什麽好成績,也都是天方夜譚了。”

有同樣負責400米女隊這裏的教練也點了點頭:“這段時間女隊也采用了同樣的訓練方式,確實對選手在節奏敏感性上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田文瀚還拿出了手裏的數據:“目前來看,隊裏的幾個選手在測試成績上都有所提升,重要的是,幾個選手在400米的分段成績曲線上有了明顯的變化,越來越趨近於400米最理想的分段曲線好的節奏。”

說到這裏,田文瀚對邢遠志道:“目前來看,虞爽是幾個選手之中,對金字塔訓練法適應最快的,而且他自身的天賦也不差,唯一的問題就是,這家夥是個人來瘋,我研究了他之前的比賽數據,發現,都需要有對手能夠壓著他,對他產生刺激,他才能跑出更好的成績。”

“如果有可能,老邢,我想試試推薦虞爽參加本屆亞運。”

田文瀚說了這麽許多,最終還是擺出了他的目的。

如果不是實在沒可能,他還是不想放棄推薦自己項目的選手參與亞運。

“在亞運的賽場上,有亞洲級別的強將在,有很大的可能可以刺激虞爽的狀態,讓他在比賽之中跑出出色的狀態。再一點,虞爽轉過年也才19歲,屬於青年梯隊中具備極大潛力的選手,派遣他參賽,也是提拔小將,讓年輕選手獲得更多的參賽機會。”

田文瀚的這番話不無道理,邢遠志聽過之後微微點了點頭:“行,這個虞爽我也有印象,確實是個挺不錯的小將,我這裏會記下他,接下來再觀察觀察。”

除了田文瀚這裏之外,包括200米和100米的教練們,對於蘇謙之前提出的各個建議也都贊賞有加。

目前隊內的大部分選手在經過相應的技術調整之後,或多或少都在技術數據上有了明確的反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