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章、墨家審期(第2/2頁)

“嫌疑人甲,洪力,稷下劍士,儒學學正段回親信,男,三十四歲,身高六尺七寸,重一百六十斤,身強力壯,孔武有力,十六歲入稷下學劍,至今十八年。”審期平靜地道。

他的目光越過人群,看著人群後方,那裏,一個留有虬須的劍士滿臉驚愕。

“嫌疑人乙,孫飛,稷下劍士,儒學學正段回親信,男,二十九歲,身高六尺九寸,重一百八十斤,善戰敢拼,曾於街中殺人,受庇於段回,十五歲入稷下學劍,至今十四年。”審期又道。

在洪力不遠之處,皮膚白皙的孫飛臉色陰沉,冷冷地盯著審期。

“之所以說他們是嫌疑人,是因為尚未核對證據。”審期掃了孫飛一眼之後,徐徐說道:“多謝趙祭酒給我這個機會,這是我用墨家之學發現的一個新的偵辦案件的方法。”

眾人都盯著他,審期心中突然有些激動。

“我們在定立契文之時,在公堂留下口供之時,都會按指印,我以墨家之術,研究了七萬九千枚指印,發覺這世上並無絕相同的兩枚指印。”審期一邊說,一邊舉起了自己的手。

底下人有大半,也都伸出了手,觀察自己的指印。

“大拇指指印與食指指印不同,左右手指印不同,同胞孿生子的指印,也不相同。”審期又道。

然後,他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個長盒,打開盒子,將裏面的東西呈給朱融等台上之人看,又微微彎腰,展示給台下眾人看。

那是一根箭杆,還有一枚箭頭。

“昨日行刺的刺客很小心,他們所用之弩,乃是大秦軍中制式弩,稷下學宮蒙朝廷特許,建有武庫,武庫之中,便藏有此弩,所以他們以為,想要從武器之上尋找刺客,絕無可能,但他們卻忘了,弩雖然是制式,箭雖然是制式,可他們的指印卻都不相同。”審期又道。

此時底下已經有人驚呼:“我左手食指與右手食指指印,果然不相同!”

審期繼續道:“這箭杆與箭頭,便是昨日射中趙祭酒的,刺客必然在其上留有指印。我用黃臘加薄紙,從箭杆上取得了一枚指印。”

眾人都是目瞪口呆,看著審期又拿出另一個盒子,盒子打開之後,露出裏面的薄紙,而薄紙之上,隱約是有一個淡淡的指印。

“所以只要請嫌疑人甲、乙上來,核對一下指印,便知刺客究竟是誰了。”審期看向洪力與孫飛:“你二人,請上前來,我在這裏現場取你們的指印進行比對!”

洪力與孫飛此時也在低頭查看自己的手指。

不僅查看自己的手指,還將自己指頭與對方的指頭進行比較。

他們已經確認,審期所言不虛,每個人的指印確實不一樣!

二人的臉色都難看起來。

聽得審期催促他們,他們都將手往身後一背,就是不肯上去。

這一個動作,已經讓人看到他們的心虛。

審期轉過身,面向朱融:“請郡守下令,讓嫌疑人留下指印,方便下吏做現場比對。”

朱融咳嗽了一聲,似乎起身要說話,旁邊的孔鯽卻伸手攔住他:“朱郡守,依朝廷慣例,學宮之事,學宮處置。”

朱融笑了笑:“可是如今事涉人命……”

“那日清泉寺中,趙祭酒殺黃峰,有人訴諸於朱郡守,當時朱郡守也是說,學宮之事,學宮處置。”孔鯽冷冷地道。

朱融點頭,便不再作聲,孔鯽看了一眼段回,又看了一眼審期,最後看著趙和。

“今日之事,到此為止。”他緩緩說道:“論辯既已分出勝負,諸生還不退去?”

他在學宮之中擔任山長十五年之久,素有威望,這一聲出來,哪怕明知他是在遮掩,還是有人一邊竊竊私語,一邊準備離開。

趙和眯著眼睛,卻哼了一聲:“我有說今日之事可以到此為止麽?”

孔鯽閉起眼,大約過了一息,才睜眼低聲道:“我必給你一個交待。”

“我只要真相,不要交待!”趙和冷笑了一聲:“今日就用被你所鄙視、摒棄的墨家之法,揭露你所謂的仁義道德!”

此語一出,立刻有人喝罵趙和,但更多的人卻是沉默。

孔鯽這種作法,確實讓人無法接受,除了他的死忠,別的人都是不滿。儒家雖然在稷下學宮中一家獨大,但道家、法家還有其余諸子百家尚在,總有些人不願意,為了儒家的顏面,卻將整個學宮的利益綁架在一起。

審期一指那兩名劍士:“休要讓山長為難,上來留下指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