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說來就來(第3/4頁)

經過多年的發展,聯合王國已經具備了一體化的基礎條件,而只有聯合王國從形式到內部都一體化了,東方戰爭聯盟才有一個堅實的核心,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本身及盟友的力量,保衛人類,爭取第二次裂隙戰爭的主動和優勢。

對與會的其他國家代表來說,這名遺族將軍的發言真是令人吃驚,而更令他們震驚的是,在這名遺族提出這樣的意見後,只用了兩場會議,聯合王國的另外兩個成員,精靈王國和大阿斯塔納公國通過了這樣的決議,開始聯合王國的一體化進程。

這種默契很難讓人不懷疑是他們已經約好了,所以特意做給其他想要加入戰爭聯盟的人看的。然而事實卻是他們在此之前從未說過約定,工業聯盟的進展過於訊速,聯合王國不能不因此產生極大的緊迫感。

阿托利亞這支隊伍便是在這些會議結束後分配到了自己的具體任務。將整理好的會議資料發回工業聯盟後,他們便離開城市,深入鄉鎮和農村,自東向西,跟隨著聯合王國執行一體化的進程,一邊進行戰爭和一體化的宣傳工作,一邊見證聯合王國的轉化。

雖然在聯合王國的外部看來,他們的這個決定既倉促又不切實際,但在聯合王國內部,卻已經具備了將聯合王國從字面上的聯合變為真正的聯合的基本條件。夏國、精靈王國和阿斯塔納公國的社會改革方式雖然不盡相同,卻已經基本實現了“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三國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聯系比紙面數據予人的感受要更加緊密。

這既是因為各國的改革或多或少參照了工業聯盟的經驗模式,又是因為“解放者”這一群體的存在。

遵從原則,來自工業聯盟的“解放者”不能在自己任職的任何機構內成立獨立組織,但這不等於他們不能發展新成員。解放者發展出新的解放者是一個自然發生的必然過程,也是在某種程度上為將他們引進來的那部分人所樂見的。

世上唯有這樣一個能夠跨越種族、民族、地域與語言的界限,幾乎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發揮積極作用的組織,他們不講究私利,一意追求所謂“進步”,是道德高尚的清教徒,又不會輕易與本土宗教發生沖突,願意尊重他人的信仰,尤其是他們任勞任怨,主動承擔辛苦勞累的基層工作,將底層民眾約束得很好,又不會爭權奪利,反客為主……在一些大略知道其存在的人看來,即使從工業聯盟來的解放者中遺族的比例太高,但總體而言,他們是相當好用的“工具”。

夏國的遺族認同這些指引他們光明未來的同胞,精靈視他們為可靠的戰友與可親的朋友,在阿斯塔納公國,由於商會依賴來自工業聯盟的技術和產品頗多,解放者又通過各種專門學校展現出學識與能力,文明的差距壓倒了偏見,交流的收益改變了傲慢,他們在各處都受到了尊重。

因此當聯合王國決定進行一體化時,解放者就成了這一計劃的主要的推動者和執行者。

那麽,目前在聯合王國境內的聯盟出身和本地出身的解放者總數有多少呢?根據上一次的統計,不到一萬二千人。分攤到三個國家當中,這個數字並不太容易讓人感覺到威脅。但是如果同另一個數字作對比……原迷霧之國,現納加爾新自治區的社會改造,工業聯盟派遣了多少解放者用以協助——或者說控制他們按聯盟的需求進行改革呢?

二千七百九十六人。

雖然要維持一個國家的日常運轉,即使解放者能力出眾,這點人數也是非常勉為其難,幾乎難以實現的,但那些用看工具的眼光贊賞解放者的人總是看不到解放者最突出的、能令他們無往而不利的優勢,不是他們個人的能力,而是他們能夠輕易取得底層民眾的信任,同他們達成親密的夥伴關系。

或許他們並不是沒有看見,而是看見了,卻抗拒承認這是一種優秀的能力,更不必說認為是解放者的優越性所在了。但那些信任著他們,同他們一齊奮鬥的人不僅知道,還會盡力幫助他們發揮這種優勢。

聯合王國內部變動的消息立時就傳遞到了工業聯盟,但沒有引起大的波瀾,三國同盟從並立走向融合,是一種順應時代需要和符合中洲世界總體利益的好的發展,聯盟除了表示支持和祝賀,不需要坐的更多,畢竟將解放者如菌種一樣在聯合王國內部各處播撒已經是性質嚴重的,如果沒有第二次裂隙戰爭的威脅,這種做法簡直是戰爭的導火索。

但是面對另一個世界的全面入侵,人類不能不采用任何可行的方式加強團結。無論第二次裂隙戰爭何時開始,如何開始,假使雙方之間的力量差距沒有大到不能用任何別的方式去彌補,那麽它終究還是人與人的對抗,是人的能動性和組織性之間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