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大宋要完!(第2/4頁)

“試以一家計之:高、曾之時,有屋十間,有田一頃,身一人,娶婦後不過二人。以二人居屋十間,食田一頃,寬然有余矣。以一人生三計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各娶婦即有八人,八人即不能無擁作之助,是不下十人矣……”

這段話啥意思呢?

高祖創下了十間房的基業,田一百畝,然後娶媳婦一兩個。過上了幸福了的小地主的生活,家裏吃穿無憂,生活很是幸福。爺爺輩也是如此幸福的生活。到了父親這一輩人,家裏添丁進口,已經有四人,加上欺負七八人,漸漸的田地不足以耕種,糧食不夠吃了,生活開始艱難了起來。高祖、曾祖能娶連個媳婦,可是到了兒子這一輩人,因為人太多的,連飯都吃不上了,更不要說娶媳婦延續家族血脈了。

這個命題丟出來之後,緊接著就是一通的歷史數據。天下能耕種的土地,都是有數的,即便大宋開墾了數量龐大的耕地,但是相比盛唐時期唐朝,畝產並沒有增加多少,但是人口增加了數千萬,馬上大宋百姓就要吃不上飯了。

加上天災人禍,國家的基業也被動搖了。

一通危言聳聽之後,筆鋒一轉,開始訴說人口增加帶來的並非是財富,而是社會不安定因素。

看似直白的文章,卻將一個歷史難題丟給了所有的大宋高官們。

人口增加,但是天下能夠產生財富和生養百姓的財富沒有增加。這個局,怎麽破?

秉承了李逵一直以來的尿性,只管放火,不管救火的原則。他開始羅列數據,先說兩漢時期,人口在三千萬左右的時候,華夏大地欣欣向榮,百姓安居樂業。甚至以為國家富強,而有擁有了對外作戰的能力。屢戰屢勝,中原成了天朝之國,即便強悍如匈奴王庭都被滅了。

可是當人口增加到五千多萬的時候,國家崩潰了。

為什麽?

唐朝的時候,人口超過七千萬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達到八千萬峰值的時候,唐朝甚至走向了滅亡。

這又是為什麽?

同時人口不足兩千萬的時候,異族入侵,華夏生靈塗炭,中原易族,這又是為什麽?

如今大宋人口一萬萬之多,是否也到了無法扭轉的局面?

該如何破局?

寫著寫著,李逵發現自己吐槽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之後,一篇八百字的策論已經滿滿當當,繼續寫下去,一則時間上不允許,另外考卷也寫不了,幹脆斷章寫結尾。

他可不管考官們看到這文章會有什麽感受。

反正,他一個進士身份早就穩妥了,何必勞心勞力的去操心大佬們的問題?

他就算是中了進士,說破天,能做七品官已經是皇恩浩蕩了。正常的路數就是,他先做不入流的九品官。大宋的不少縣令都是八品、九品官,七品的縣令要非常重要的縣。當然倒黴蛋不算,被排擠出京城,然後頂著高官的身份,卻只能管屁大點的地方也不少。

可正常路數是李逵運氣好的話,八品文官,授予散官的話應該是儒林郎、或登仕郎。但不要忘了,國子監博士的官職才八品,李逵何德何能能比國子監博士的官職高?

既然收益不高,李逵覺得糊弄一下就得了,沒必要太動幹戈。反正就是個九品老爺的命,折騰個啥?

上下仔細核對了文章之後,修改幾處錯誤,李逵動手謄寫考卷。等到他寫完,還真有貢士交卷了。殿試人數太多,當場評卷是絕對不可能的完成。一般來說,三天時間是殿試放榜的最後期限。

皇帝眼巴巴的等著李逵交卷,可李逵心虛的自顧自的埋頭,他琢磨著現在交卷恐怕皇帝會將他的試卷要去,要是看到李逵沒有稱了皇帝的心意,恐怕要遭殃。幹脆,磨吧!

皇帝左等右等,不見李逵交卷。終於耐不住性子,擺駕回去了。

當李逵聽到太監高喊:“起駕!”

李逵這才偷偷擡起頭來,他忽然發現,範沖也是和他一樣的心思,偷偷擡眼瞄了他一眼。李逵嘿嘿一樂,等皇帝的駕禦離開了大慶殿,他立馬站起來交卷。

和省試一樣,殿試除非當場評卷,也會有糊名謄錄制,李逵只要示意交卷之後,立刻有考官過來收了李逵的卷子,然後當場糊名之後安排抄寫。

之後才會交給閱卷官。

李逵終於松了一口氣,總算把殿試給熬過去了。

也不知道皇帝知道結果會怎麽樣。

李逵交卷之後,範沖也交卷了,連帶著馬昱也起身表示要交卷。

三人結伴離開了大慶典,從殿外拿去號牌離開皇宮。

出宮之後,就偷偷說了起來,馬昱很興奮,他預感到自己的文章確實有中狀元的際遇。因為李逵猜到了殿試考題的方向,這讓足足比其他考生多準備兩日,這份優勢對他來說,幾乎可以奠定了殿試前三的席位。至於狀元……這真要看命。命裏有時,不想要,都不行。命裏沒有,即便是沖破天去,也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