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古之金陵人(第2/3頁)

聞,是聽氣息。李全的氣息悠長且有力,牛病了,這人也沒病。

切,他都已經診脈了,都快一炷香過去了,也琢磨不出個所以然。

這要是能說到一些,還能有臉拿個出診的錢。好事什麽都沒看出來,豈不是百忙這半天?

唯獨問,簡單了一點。幾年前大病一場,就變傻了。

燒壞腦子了?

這病真要是這麽說,就沒得治。

安鐘陽覺得要是用問病情來拖延一番,或許能夠想到兩全的對策。想來想去,只能裝出無奈的樣子,對李逵道:“令兄的情況你沒有實說。”

這並非是李逵故意刁難安道全,雖說沒有說清楚,但問病灶的緣由,李逵自己也說不好。但安鐘陽既然問起來,李逵也含糊,直接將當初他和李全吃過的方子寫下來,遞給了安鐘陽:“只有這張方子,最為可以,家兄之前練武就是吃的這張方子上的血藥。”

安鐘陽要裝高人,而他兒子安道全配合老爹裝高人。

急忙雙手接過之後,遞給了老爹。

安鐘陽看了方子,一頭霧水道:“除了狼血、獸血,其他沒問題。這方子看似兇猛,但應該是一點點增加劑量的方子。吾沒有練過武,不知道這和病有什麽關聯?”

“有一道關卡!”

李逵沉聲道。別人說不清楚,他最清楚這方子的霸道之處,他和李全是親身經歷,自然印象最為深刻:“此方吃下去,全身如同塞在火爐裏難以忍受,只能瘋狂練武,脫力之後,才能有所好轉。但長期積累在身體內的毒,到一定的程度之後爆發。因為武人氣息悠長,內腑氣息運轉生生不息。平日裏無礙,可一旦在關鍵時刻出現阻礙,這股氣息十息之間就會變得暴虐起來,在五臟六腑之內橫沖直撞。症狀的話,應該是發燒,痙攣,不省人事。”

“發燒,不是外邪引起的內感?”安鐘陽疑惑道。

武功這些安鐘陽真的不了解,周侗和王進卻連連點頭道:“不錯,此方子,我等練武之人絕對不敢吃。”

安鐘陽琢磨了一陣,覺得有點可惜,自言自語道:“要是能改良,或許是個良方。”

李逵拿出來的方子,雖然藥材靡費,但可是能夠造就高手的方子。真要是變得無毒無壞處的方子,大宋的武人豈不要高興地瘋了?

王進忍住心頭的怒火,心說:“安鐘陽這廝又掉錢眼裏了,找你來是看病的,不是研究藥方的,本末倒置,肯定是束手無策。”

可是李逵沒有發話,他也不能替李逵做主。

安鐘陽開始對李全的內腑診斷,這種診斷方法,很多醫者都有一套自己的辦法,聽聲,敲擊,摸骨,按壓……反正手法都不盡相同。

李逵業沒有問,只是看著安道全有點奇怪,這家夥幾次想要開口,因為礙於自家老爹沒有發話,這才忍了下來。

李逵故意和安道全攀談起來:“兄台貴姓?”

“姓安,賤名道全。”

李逵心中琢磨不定,不會是那個‘安道全’吧?

隨即又問:“不知兄台仙鄉何處?”

“古之金陵,今之江寧府。”

安道全說起老家,眼神頓時有些暗淡不已,他們父子這算是走了麥城,好端端的要從京城逃回去。也不知回到老家之後,會是怎麽個境遇。

金陵可能是江寧府人內心深處最為有感觸的一個地名了。

金陵之名來源於戰國,其名字就是當年鐘山之名,當時鐘山叫金陵山。楚滅越之後,在此地建造城邑,名金陵。後來金陵有了很多的名字,秣陵、丹陽、建業、建康、升州……不少還是國都,但是作為大宋江寧府人,還是更加喜歡用金陵人自居。

金陵,安道全?

不會真的是他吧?李逵心中暗道。可是安道全不是金陵的醫者,並不是什麽禦醫世家出身啊!甭管是什麽朝代,有了禦醫的名頭,開藥鋪,開醫官,生意肯定會興隆不已。反倒是放棄禦醫身份,重新打拼,豈不是舍本逐末?

再說了,從王進的口中,李逵還得知,安家父子頗為好財。

這就更讓他疑惑了,難道自己認錯了?

李逵覺得接下來應該繼續試探一番,或許能夠看出些端倪來:“懷鄉訪古事悠悠,獨上江城滿目秋。一鳥帶煙來別渚,數帆和雨下歸舟。金陵之美,在景,在人,亦在懷古。”

李逵念的這首詩,正是作古快十年的前宰相王珪的《金陵懷古》。要是羈旅在外的金陵人,不少都能吟誦。

當然,販夫走卒和軍戶不在其中。

並非是鄙視勞苦大眾,而是窮人有窮人的生活,他們忙著找飯吃,還有什麽閑情逸致去吟誦詩詞歌賦?

再說了,大宋底層百姓和軍漢,識字的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