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和稀泥

“怠慢了,怠慢了!”

範純仁老爺子遠遠的從自家寶驢背上爬下來,然後邁著小碎步,在一幹潁州官員心驚膽戰的目光下,小跑到了蘇軾的面前。

“子瞻,何需這些靡費,讓老夫羞煞矣!”

“老相公來潁州,我等地方官員來迎接是朝廷禮法,老相公莫要不安。”

蘇軾迎著範純仁,介紹起潁州的官員:“潁州通判,徐讓,徐寶叔。”

“好,好,精幹力強,國之幹才。”

“潁州推官,王希。”

“好,好,年少有為,一表人才。”

“穎州禁軍統領,信陽軍統領,趙慎。”

“好,好,英武豪邁,國之屏障。”

……

不到一刻,每一個被蘇軾引薦的潁州官員都對範純仁老爺子的感覺極好。有種想要投效門下的沖動。可惜,範純仁是副相,身份高到穎州只有蘇軾能夠接待。

其他人就算有種肝腦塗地的感激之情,恨不得為範相效死的激蕩,卻只能遠遠的看著範純仁在蘇軾的陪伴下,上了馬車。

在車上,蘇軾就詢問起了範純仁:“堯夫兄,朝廷怎麽派你來了?”

“不好嗎?”

範純仁覺得自己的光輝形象有受損的危險,笑呵呵道:“如今四海靖平,國庫殷實,百姓安居樂業,文臣武將皆有所職,些許疥癬之疾,無關大雅,老夫來處理完全沒有問題。”

用一句話來總結範純仁的話,就是天下太平。

他不僅是這麽說,也是這麽想的,這才是他的強大之處。作為保守派的中堅力量,範純仁並不認為激進的朝廷會給大宋帶來福祉。反而,大宋需要老成持重的穩健,用大宋的財富,大宋的創造力,大宋的強大財力,讓大宋繼續成為最為強大的存在。

蘇軾原先也覺得這一套可行,但是當他離開朝堂之後,看到了鄧州,禹州,潁州的情況,產生了懷疑。百姓吃糠咽菜的苦日子騙不了人,如果百姓對朝廷失去了信任,那麽朝廷還是那個朝廷嗎?

範純仁是長者,也是德高望重的老臣。

他都持有這種想法了,其他人恐怕持有同樣想法的人很多。一旦大宋受到天災人禍,百姓受到蠱惑,這樣的朝堂如何能夠平定天下百姓的怒火?

知道想要說服保守派很難,可是蘇軾決定試一試,他張口道:“堯夫兄,子瞻愚鈍,天下局勢我不得而知,大宋是否四海靖平,我卻有點想法。”

“這不重要。”範純仁一反常態,面對蘇軾,他沒有裝的必要。大家都是熟人,誰不知道誰啊!

他指了指街道兩邊觀望朝廷欽差的百姓,對蘇軾道:“百姓離開了土地,還有工可以做,都一樣能夠活下來。你我都明白,我大宋強大的原因不是因為土地廣袤,更不是因為軍隊強大。而是因為大宋的商品是天下最好的商品,大宋的工匠是天下最能幹的工匠,大宋的商人是天下最為有遠見的商人,憑借這些,我大宋才有立於不敗之地的資本。動搖王朝根基的糧食問題,大宋也沒有。大宋這幾年的糧食儲備一直在增長,折騰,真的很沒必要。”

“大宋的大戶兼並土地,大都和官宦有關,如果要壓制大戶,就是壓制官宦,你我都明白,官員都不滿了,百姓滿意有什麽用?大宋幅員廣袤,官員幾十萬計,百姓億兆,如果讓官員不滿了,這天下的百姓誰去管理,靠著你我這些享受朝廷厚祿的高官嗎?”

“到頭來,還是一團糟。輕者動蕩,重則損壞社稷之本,牽一發而動全身呐!”

說到這裏,範純仁雙手一攤,苦笑道:“你做不到,我做不到。君實是個實在人,他也想做好事,把所有的事都攬在身上,可是你也應該聽說過,他是被累死的。才兩年都不到,就被累死了。所以,發現積弊,就像是看到了膿包,不要急著去挑破,萬一挑破之後惡化而亡,還不如靜靜的看著,說不定哪天……好了呢?”

蘇軾氣地鼻子都歪了,可是想要說服範純仁,還真的沒多少辦法。

他曾經也是保守派中的一員,雖然有點標新立異,特立獨行。但總沒有改革派那麽激進。

保守派的一套做法,蘇軾這麽聰明,能不明白?

太激進了,社會矛盾沒出現,朝堂矛盾就出來了。大宋,太大了,一旦引起政局不穩的狀況,百姓安居樂業又什麽用?

唐朝是強大,但是強大的唐朝還不是死在了自己的手中?

唐朝是死在了百姓的不滿之上嗎?

不是。

唐朝是死在了官員的不滿之上。割據,不過是表象而已。

保守派是以史為鑒,並非是故意軟弱無能。他們和靖康之恥的投降派有著本質的區別,如果是眼下,遼國打過來了,司馬光等人也不會妥協,立刻會變成強硬派。